哀悼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
2022/12/2 来源:不详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年,袁隆平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十几年前,他就拿了世界粮食奖、沃尔夫奖,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他颁授“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此外,还有一颗小行星以他命名。
“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年,袁隆医院,祖籍江西。在动乱年代,从小跟随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20世纪50年代,由于国家粮食短缺,年轻的袁隆平从红薯育种研究教学转向了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来源:新华网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袁隆平立誓。
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袁隆平早年在实验室进行水稻研究(来源:中国新闻网)
20世纪60年代,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后,袁隆平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提出“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设想,并设计出整套培育杂交水稻的方案,即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通过“三系”配套,完成杂交水稻生产。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的故事》按照这个思路,年,袁隆平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年,他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为杂交水稻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
10多个省区市的科研人员聚集到海南,他慷慨地将“野败”分送给大家,又在农场支起了小黑板,给全国各地科研工作者讲课。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攻关大会战打响。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印象最深的细节之一,是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转乘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他几乎住在育种基地,卸一块门板,铺一张草席,挂一顶蚊帐,和当地农民睡在一起。两个儿子出生时,他都不在产房,而是在稻田。他回忆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年,在各国普遍认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没有杂种优势的情况下,袁隆平带领研究组成功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成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等优点的强优势杂交水稻。这是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三系法”成功后,袁隆平很快提出难度更大的两系法杂交稻研制。但考验再次降临,没想到启动不到两年,就遭遇当头棒喝,一场异常低温导致全国两系育种大面积失败。一时间,科研界不少人“唱衰”两系育种,研究甚至一度被相关单位和一些科研人员放弃。
袁隆平和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重要成员顶着巨大压力,重新研究两系不育系的光温敏特性,最终找到解决方法,让两系法起死回生。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面积推广。
后来,袁隆平又提出研究兼有“三系法”和“两系法”优点的第三代杂交稻技术。
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员谢放鸣说,中国杂交水稻一直处在全球领先的地位,拥有科研、生产和推广的绝对优势。中国杂交水稻一次又一次地实现技术飞跃,关键是袁隆平。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冲刺“禾下乘凉梦”
即使新的突破不断,也没人觉得袁隆平会稍作停顿。
年,中国超级稻第四期亩产公斤攻关目标获得成功,创世界纪录,但他并不满足。
袁隆平提出突破国际上一些水稻专家认为的理论上水稻产量的极限——每公顷15.9吨,达到每公顷16吨(约亩产公斤)。结果没等完成,他又有了新想法,表示对16吨的目标“很满意但并不满足”,“我还要向每公顷17吨、18吨继续发起冲击”。
等18吨的目标达成,年6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又挂出了袁隆平亲笔签名的《科研任务告示》中提出三大目标,第一个,就是冲刺“禾下乘凉梦”,继续巩固每公顷18吨产量的目标。
曾有记者问袁隆平:“‘三系法’杂交稻你可以吃一辈子,为什么还要领衔后面的研究?”
他回答:“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
袁隆平率队攀登的另一座高峰,就是将杂交“海水稻”研究作为未来杂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年10月,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平均亩产达.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按照规划,今年全国“海水稻”的推广面积扩大至10万亩。袁隆平说,明年准备发展到万亩。
袁隆平说:“我们现在有两张王牌,一张王牌是超优千号(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还有一张王牌,就是第三代杂交稻。”
袁隆平现在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这两张王牌发展到一亿亩,按照每亩增产最低公斤来算,可以增产亿公斤;另一个目标是“海水稻”发展到一亿亩,按照每亩增产公斤算,可以增产亿公斤粮食。
这位被农民尊称为“米菩萨”的科学家,总对科研成果有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每一项技术的突破、每一亩杂交稻的推广,都会被他换算成“又能多养活多少人了”。“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万人口,相当一个山西省的人口。亿公斤是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1亿人啊……”
袁隆平还在向他广为人知的两个梦想奔跑: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真做过这样一个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他相信,这些梦不只是梦。“借助科技进步,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让杂交稻技术贡献全人类
“洞庭湖的麻雀——见过几回大风浪”,这是湖南人常说的歇后语。在讲述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时,袁隆平笑言:“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
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
萨乎里向袁隆平介绍,水稻是马达加斯加人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的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马达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经摆脱了饥饿。为了感谢袁隆平,特地选择水稻作新版货币图案。
这个位于非洲大陆以东、八成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岛国,气候适宜水稻生长,但水稻产量一直不高,近万人面临饥荒威胁,每年需要进口大米约四十万吨。
在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我国承诺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湖南省农科院援建的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是其中之一。
十几年过去,杂交水稻在当地已累计推广种植4万公顷,平均单产从原来的每公顷3吨左右,提升到现在的每公顷7.5吨。这个以稻田、稻穗入国徽的国家,靠杂交水稻,即将终结进口大米的历史。
袁隆平写于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目前已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年11月3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向袁隆平颁发年科学奖证书,表彰他在研究杂交水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年科学奖(新华社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袁隆平被聘为首席顾问。到年底,已有多个国家的多名研究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和官员到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杂交水稻技术培训。
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4年,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
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撰文写道:“当我在世界各地访问时,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这确实是我深信不疑的,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大科学家小故事
成功“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有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想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在禾田道路上,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年9月26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同学们收到了老学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回信,信中袁隆平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秘诀”。
袁隆平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前身——西南农学院。年9月17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同学们十分激动,在给老学长写信表达敬意的同时,大家最想问的就是袁隆平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功秘诀。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学生谭链是给袁隆平写信的发起人。她说,信件寄出后不到一个星期,回信就来了。袁隆平还在工作间隙录制了一段3分多钟的视频,与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从事农学研究数十年的心得感悟。
袁隆平认为,“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知识是基础,比如做遗传学的研究,专业方面的知识就要比较深厚;第二是汗水,应用科学研究要实干苦干才能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面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他鼓励同学们,要在广阔的田野上实践成才。
袁隆平还寄语同学们要做有心人。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来了要把它记好;机遇宠爱有心人,好的机遇也不能放过。“野生稻原来到处都有,不育野生稻也有,但我们是有心人,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机遇,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就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所以说大家要做有心人,好机会会有的,不要放过。”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徐欧露.杂交水稻:东方魔稻[J],瞭望新闻周刊,.12.
[2]徐欧露.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J],瞭望新闻周刊,.12.
[3]周勉、袁汝婷.一颗稻谷里的爱国情怀——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OL],新华社,.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