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致敬劳动者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2023/2/25 来源:不详

斑蝥酊斑秃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4267.html

又是一年劳动节。在这个节日,人们总是歌颂劳动的光荣和美好,向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致敬。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几位农业科学家朋友,他们是农业科研战线的劳动者、耕耘者和奋斗者。作为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中央交给我们的第一位任务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种好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主粮,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吃好饭。因此,我跟这些领域的科学家保持着“热线”联系。从他们身上,能够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也会感受到责任和担当。

(一)

说到科学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人们首先会想到袁隆平。今年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些国家禁止粮食出口,一些国家增加粮食进口和储备,有人担心我国也会发生粮食危机。袁隆平在媒体发声说:中国不会出现“粮荒”,大家不要担心。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这样回答有他的底气和信心。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公斤,远远高于人均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小麦库存够全国人民吃一年。米面无忧,饭碗端稳,这离不开袁隆平等一大批农业科学家的贡献。

众所周知,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全国有六成人以大米为主食。在水稻中,杂交稻占了“半壁江山”,每年种植面积超过两亿亩。如果没有杂交稻,中国的水稻是不够吃的。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开创了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帮中国人端牢了饭碗。袁隆平非常自豪:“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万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三次给我讲他的“小目标”。

第一次是年8月,我到湖南考察晚稻生产,专门去拜访袁隆平。这是我们深交的开始。他当时已经80岁高龄,还在水稻田间奔走。他说,他现在进入“80后”,有个“小目标”,就是用超级杂交稻技术,力争三亩地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这就是后来大家说的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作为农业部部长,支持粮食生产我责无旁贷,当即表示农业部会大力支持,把它纳入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这个工程已经在湖南省实施了10年,每年平均能多产二十来亿斤水稻,相当于多出来一个产粮大县。

第二次是年4月,我去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看望他,他开心地拉着我的手走上田埂,带我看他的团队培育的超级稻“种子选手”,和我共同宣布第四期超级稻高产攻关开始。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他在太阳下抚摸着稻穗跟我说:“我们科研团队制定的时间表是用五年左右实现单产公斤,力争三年内取得重大突破,我有九成五的信心。”要知道,当时超级稻刚刚突破单产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袁隆平又马不停蹄开始奔向下一个新目标。我说:“袁院士您有信心,我们就有信心。‘高点强攻’难度大,农业部会大力支持第四期超级稻攻关研究。”我回京后,让部里为此作了特别安排。两年后,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7公斤,提前实现目标。

正是由于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仪式,现场盛况空前,气氛热烈庄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袁隆平戴上了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我也参加了颁奖仪式,感到心里热乎乎的。粮食是国之重器,这个国家最高荣誉他受之无愧。我想,这是共和国对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所作贡献的肯定,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粮食和农业的高度重视。去年年底前,我在海南开“南繁硅谷”建设会,专门到南繁育种基地看望袁隆平,祝贺他获得“共和国勋章”。他回忆起总书记给他颁奖的细节,总书记问他,超级稻又有什么新进展?他回答说,现在正向18吨(每公顷)冲刺。总书记说好!他说,这是总书记对他的鼓舞和鞭策,他要发扬老骥伏枥的精神,让超级稻取得预期结果。这是他第三次跟我说到他的新目标了。袁老刚刚过90岁生日,精神矍铄。我开玩笑说他“80后”进入“90后”,越活越年轻了。90岁了还下田,了不起。他看我跟他开玩笑,更来了精神:“五年前我们共同启动的超级稻第四期又有新突破了,试验片亩产上了公斤,而且品质和口感也更好了。”我祝他健康、成功,和他相约来年一起去收割超级稻。

袁隆平总是有新的梦想和追求。尽管已经名满天下,但还埋头于田畴,执着耕耘探索。我记得年4月,我利用去海南参加会议的机会,到南繁育种基地去看望科学家,请他和水稻专家谢华安院士吃饭。席间,他告诉我他们的耐盐碱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几个品种试验亩产达到了公斤。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很多人因此有误解,以为是在海水里种水稻,其实是在盐碱地上种水稻。袁隆平说,我们国家有上亿亩盐碱地可以种“海水稻”,如果充分利用起来,能够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的人。他想把我们的饭碗端得再牢一些。我也实事求是跟他交底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几大主粮,水稻平衡略余,小麦基本平衡,玉米平衡偏紧。目前水稻可以满足需要,耐盐碱水稻可以作为一个战略储备品种。

很多人都知道,袁隆平有个“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和同事们工作累了,可以在稻下乘凉……”我理解,这是袁隆平的“中国梦”:不停地追求粮食高产、更高产、超高产和高品质,让饥饿永远远离中国人,也造福全世界那些还吃不饱饭的人们。这其中蕴含着农业科学家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袁隆平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中国杂交稻已经种植到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诸国和非洲等地,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我祝愿他和他的团队能够继续取得新成绩。

说到水稻生产,还有一个人不能忘记,那就是徐一戎。我曾经这样评价过:“南有袁隆平,北有徐一戎。”徐一戎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创造了北纬43度-53度水稻种植“双千”奇迹:水稻种植面积超过千万亩,平均亩产超千斤。在高寒纬度上种水稻,并不断提高单产,这在世界上都不多见。我是东北人,知道过去东北种水稻的艰难,吃米饭的不易。这片高寒区域曾经是水稻“禁区”。当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就曾在三江平原建立水稻种植基地,却被这里严寒的气候环境击败。人们甚至由此得出结论:在东北寒地种水稻简直是痴心妄想。确实,黑龙江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只有小麦、大豆等生长期较短的旱地作物才能生长。然而,三江平原上江河纵横,十年九涝,又成了旱地作物的致命伤,尤其是七八月份,一下雨,小麦收都收不上来。于是,“以稻治涝”成了三江平原种植结构改革的战略选择。徐一戎为了能找到适合寒地生产的水稻品种,走遍了北方省份的所有水稻科研院所,搜集水稻品种材料,每年采集分析上万组数据,反复进行耐寒性等鉴定试验。从直播高产栽培到旱育稀植栽培,摸索了一整套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突破了高寒地区水稻种植的禁区。当然,这也得益于现代科技发展,他的技术再用大棚工厂化育秧,帮秧苗在生长的第一个月抢到摄氏度的积温,再加上机械插秧,为水稻生长争取了时间。经过徐一戎和无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昔日北大荒变成名副其实的“北大仓”。现在粳稻成为人们饭碗里常见的粮食,东北大米名满天下。年夏天,我去北大荒看他,他说:“我今年八十八岁了,八十八啊,就是大米的‘米’字,我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想为水稻再贡献点儿余热,哪怕多教会农民一点儿技术,就是我最大的收获!”遗憾的是,年5月13日,这位91岁、一生痴爱寒地水稻的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徐一戎的“水稻人生”,沉甸甸,亮晶晶。

当然,在我国水稻研究领域,还有不少科学家贡献卓著,比如,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就是其中一位。近些年来,南方不少地方把双季稻改成一季中稻,质量效益提高了,但水稻产量减少了。如果加上半季再生稻,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个问题。我和谢华安几次讨论到再生稻。他和他的团队培育的多个再生稻品种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其中“Ⅱ优明86”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和再生力强,头茬高产的甚至可以达到每亩斤,再生可以达到四五百斤,实现了再生稻在中国农业生产上的突破,农业部曾在全国推广。谢华安是一个朴实真诚、作风严谨的人,他曾经培育出一个“汕优63”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谢华安对自己培育的这个优良品种,不是一天到晚说它好,而是希望能有更好的品种取代它、淘汰它。他怕种植太多有什么别的病害击倒这个稻,给农民造成损失。他的担忧体现的是科学家的责任和良心。也因为他这么精益求精,才有了后来的“Ⅱ优明86”等品种。有人说他是“一身泥土气,两袖稻花香”,我觉得非常贴切。

(二)

小麦是北方人的重要口粮,馍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日日不能离开。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春天绿野漫漫,夏天满目金黄,有几个人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我的脑际。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小麦在品种培育、高产栽培、抗性提升、品质改善等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他们将风吹麦浪的田野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舞台,是我“麦田里的朋友”。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进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二郭”都把科研的根扎进基层沃土,深耕麦田,取得了丰硕成果。

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中国每四个馒头就有一个是河南的。在河南,郭天财是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人。我每年到河南看小麦,都会听他在麦田里论“道”。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啦!郭天财是一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主攻小麦栽培。麦子种下了,他就往麦地里跑,麦子收了,他就往实验室跑。他系统研究过河南小麦生长发育规律,是小麦高产的“田保姆”。小麦什么季节怎么管理,遇到问题怎么处理,他都门清。往麦田里跑已成了他的生活乐趣。在郭天财随身携带的提包里,总是放着两件“法宝”: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小铲子是到麦田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的,钢卷尺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郭天财还是个欢乐的科学家,像个农村基层干部,虽然是大学教授,但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课堂里给学生讲课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把他讲的东西搬到农村给农民讲,农民也听得懂。和他在一起交流,总能让人心情放松、充满信心。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耕期间我没法实地去河南调研,就跟他视频连线,他在麦田里给我讲苗情墒情,还现场总结了四句话:“土壤墒情充足,苗情总体向好,丰收很有基础,春管切勿放松。”我听后感到心里比较踏实了。郭天财为“让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馍”付出了40年的心血,创造了河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首创小麦/夏玉米万亩连片亩产超吨半粮(亩产.74公斤)。年12月26日,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次群英会,郭天财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我提议让这个“麦田守望者”代表全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会上发言。

冬小麦是“用水大户”,生长季节与雨季不同步。所以小麦整个生长过程都得靠水提劲,“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这加重了小麦主产区河北的地下水超采程度,井越打越深,出现“漏斗区”,节水成为小麦生产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郭进考,这个中专毕业的科研人员,围绕河北缺水的现实苦心钻研,调整育种方向,专攻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带领课题组寻找最“耐渴”的种子。他和郭天财在同一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这十来年,我几乎每年都能和他在麦田里见一面。郭进考黑瘦的高个子,常年在麦田里转,一头乱发,一脸“沧桑”。他跟农民在一起,你看不出他是专家,他跟专家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个农民。他自嘲,“不是好农民,不配叫专家。”郭进考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做科研的。他那个研究所,没有高楼大厦,没多少现代化设备。我去他的试验田参观,中间一个塑料大棚,周围有很多块麦田,试验几十个品种。他带着我看他最新研究的“秘密武器”,同样浇一遍水,别的麦子都打蔫了,甚至干枯了,他的麦子却长得很好。他培育出一个又一个新品种,“石”“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等相继问世和推广,成为华北地区小麦主推品种。一次,郭进考带我到辛集市新垒头镇马兰农场看他的小麦品种试验基地,给我看他的节水麦子为啥行。他在试验田旁挖了一个三米深的大坑,领我走到坑底,从土壤剖面看节水小麦根系生长情况,小麦根系竟然可以深扎2-3米长。由于根的作用,节水小麦只要浇一到两水,仍然能够保证每亩斤以上的高产量。他提出“少浇两水不减产”,我说:“就是少浇一水不减产,一亩地省60方水,整个华北平原能节省多少水啊。”我曾经有一个形象的说法,说搞农业是给全国人民搞饭,给农村人搞钱,给城里人搞绿。郭进考这“一水过千斤”的品种,少浇一水就能省几十块钱,既让小麦不减产,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还做到了生态节水,是“三搞”的典范。

搞农业科研都有长寿“基因”,这大概跟常年与大自然为伴胸怀宽广、埋头科研忘却烦恼有关。“世纪麦翁”庄巧生今年已经岁了。他和女儿是国内少有的“父女双院士”,女儿庄文颖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真菌学家,今年也已经70多岁了。庄巧生上世纪40年代到美国堪萨斯州立学院学习,年8月回国后到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庄巧生选择留在大陆,建设新中国。他将他的战场放在了麦田、放在了实验室。庄巧生的贡献之一是通过小麦品种的培育推动了耕作制度改良,使华北平原麦区一年一熟制变成两年三熟制。华北平原由于气候原因,农作物每年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庄巧生等科学家通过努力,育成了10多个优良的冬小麦品种,在华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不仅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冬小麦收获后还可以接着种夏玉米,达到两年三作,而且抑制了北方风沙扬尘天气。庄老每次跟我聊起小麦话题,就精神十足,滔滔不绝,听到有人对华北平原种小麦有不同看法,他觉得不能因噎废食,否定这个种植制度。今年春节前,我又去看他,他给我讲要号召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育种工作者“传、帮、带”,鼓励年轻一代接过“建设种业强国”的接力棒。百岁老人,挂心华北小麦,操心粮食安全,操心民族种业,拳拳之心,令我感动。

小麦育种家李振声院士跟庄巧生是邻居,两位大科学家住同一栋楼的同一层,每次我去看望他们,看完一家就拐到另一家。李振声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把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李振声念念不忘黄淮海。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产量出现徘徊,在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地区,李振声科研团队进行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研究,倡议发起农业“黄淮海战役”,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改变当时粮食徘徊的局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李振声因此获得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在,李振声已经89岁,老当益壮,还在研究黄淮海盐碱地小麦生产问题。他和课题组参与国家“渤海粮仓”项目,研究耐盐小麦育种与示范。今年春节前我去看他,他兴奋地拿出各种各样的图表材料照片给我看,说有的试验品种增产效果很好。他给我提建议说,如果我们国家盐碱地可以种小麦,小麦面积能够增加三分之一。我也跟他交流说,盐碱地利用确实有潜力,但如果在沿海盐碱地抽地下水种麦,也可能会出现“海水倒灌”,这是个需要进一步研究权衡的问题。李振声常说搞科研要“兴趣始,毅力终”。他说,育成一个小麦品种需要八年,育成“小偃6号”他们团队用了三个八年,如果没有毅力,不可能花24年时间完成这个任务。个人志趣只有和国家需求结合,才能激发出无穷潜能。

(三)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播种约6亿亩,产量约0亿斤,基本保持了产需平衡的格局,这离不开几十年来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说到玉米我要提到程相文,一位半个多世纪与玉米为伍的育种家。我跟程相文很熟,时不时跟他打打电话。程相文上世纪60年代从农校毕业后,在河南浚县当了一名农技员。他没上过什么名牌大学,岗位也很普通,但却在那里干出了一番事业。50多年间,他潜心研究玉米育种,先后选育出“浚单5号”“浚单20”等39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12个。说起这些品种,很多人或许不了解,但是说到它们的种植面积,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他育出的这些品种就像他本人一样,不娇气、皮实、接地气、适应性强,农民喜欢,累计种植了3亿多亩,其中“浚单20”曾经是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

搞育种的人往往是追着太阳跑,南繁北育,一年要过两个夏天。程相文多年来一直如此,每年冬天都到海南的基地去育种,有50多个春节是在那里度过的。很多人印象中的海南,是鸟语花香、温暖如春的好地方,但对于育种人来说,却不是那么回事。不光田间劳作工作量很大,还要忍受高温高湿和蚊虫叮咬,非常辛苦。程相文当年刚到海南时,独自垦荒,缺电少水,那就更不用说了。但他从没打过退堂鼓,就算现在已经80多岁了,还是天天往地里跑,亲力亲为,乐此不疲。我每次在海南看望他,他基本都在育种田里忙活。今年是老程的本命年,又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我挂念他,给他打了个电话。我问他身体,他回我以育种。他告诉我,他还在海南育种,种了9亩育种田。我劝他回老家休养一下,他说,搞了一辈子玉米,离不开玉米了,到了玉米地心里踏实。现在玉米亲本快收了,等收完了他就回河南老家选种。

因为天天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老程肤色黝黑,满脸折皱,人也不善言谈,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农村的邻居大叔。这些年来,老程当的最大的“官”也就是浚县农科所所长。那个农科所我去过,院子不大,也没高楼,但程相文就愿意待在那里搞玉米,50多年痴心不改。有人跟我讲,程相文有个“三不考虑”,就是不考虑地位、不考虑待遇、不考虑荣誉。上世纪80年代,上级党委想任命他为市里一个科研单位的副处级干部,他谢绝了。国内多家种业公司高薪聘请他,他不动心,说害怕金钱把背压弯了。年12月,程相文获得中央电视台年度“三农”人物大奖,节目组邀请我给他发这个奖。导演团队把他的儿子儿媳接到北京,在颁奖环节让孩子们给他端上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这是他48年来第一次吃家人包的团年饺子。老程热泪盈眶,但是他口拙,只是说:“谢谢,谢谢。能叫我干玉米,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

上点年纪的人可能都知道,我国玉米以前都是平展型的,玉米叶子向四面甩开生长。李登海的出现使我国传统的玉米品种发生了改变,他培育的品种是叶子向上长的紧凑型玉米,更加耐密植,利于高产。李登海是山东莱州人,看他的肤色、身材、穿着打扮,一打眼就知道是典型的北方农村汉子。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认识李登海,跟他接触很多。那时候他刚40出头,就已经在玉米育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科技先锋。李登海的育种生涯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他看到一份材料:美国农民华莱士将春玉米亩产提升到公斤。而那时山东玉米亩产才三四百斤。两国玉米产量的强烈反差,让他萌生了育种的念头。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农民技术员,开始了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年,在程相文到海南十几年后,李登海跟他一样,带着干粮咸菜独自来到了这里,进行玉米育种攻关。也跟程相文一样,40多年来每个春节他都在海南度过。春争日,夏争时,玉米授粉最紧张的时候,他的作息时间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

经过多年攻关,李登海育出了叶片斜着15度往上长的紧凑型玉米,一公顷可以种7万株,一亩地达到4多株,并于年和年两次改写了夏玉米高产纪录,轰动一时。年,他选育的“掖单13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李登海的试验田里,玉米、小麦两季能产吨半粮,1亩地能养活4个人;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推广种植超过10亿亩。他本人也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第八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大会堂到庄稼地,诠释了李登海这个农民育种家的人生轨迹。李登海也是个大忙人,匆匆见面,匆匆数语,他说的都是玉米育种、国家玉米产业。前不久,在一个会上见到,他给我建议,国家能像支持东北春玉米一样,对黄淮海夏玉米生产给予支持。

当然,我的农业科学家朋友并不限于以上提到的几位,在农业各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更不止这几位。篇幅所限,我只能略记一二。农业科学家群星闪烁,为我国农业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保障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等等付出了智慧和汗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农业脊梁,是共和国最美的劳动者!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前,农业科技工作迎来了大有可为的好时代。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有老一辈科学家打下的坚实基础和精神鼓舞,我相信,新时代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一定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把老一辈科学家强国富民的家国情怀和执着探索的科研精神传承下去,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韩长赋

图片:视觉中国

监制:王澎;编辑:李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