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漫画简述袁隆平奋
2025/4/2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www.ykhongye.com/共和国勋章、中国工程院博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多器官衰竭于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先生一生为中国致力于水稻的研究为14亿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今天小编就以漫画的形式来简述袁隆平先生奋斗的一生,袁隆平先生一路走好。“杂交水稻之父”,最美奋斗者袁隆平。袁隆平是世界上获得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成功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50多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光辉背后的一切,起源于国家的惨痛经历和青年袁隆平的决心。年,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20世纪60年代初期,袁隆平带领学生到农村生产实践。他决定为解决民众吃饭问题作最大的努力。他做了很多农业实验,最后选择研究杂交水稻,决心用科学技术来战胜饥饿,这一研究就是半个世纪。当时,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很难一朵一朵去雄杂交。国际上有人搞了这个研究,袁隆平想:我们也能成功。他设计培育一个雄花败育的特殊水稻,然后用于其他水稻的研究,以研究杂交水稻。他知难而进,借鉴国外研究玉米,高粱杂种优势,并利用他的经验,认为水稻也不例外,也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于是,袁隆平迈开双腿,走进了茫茫稻海,去寻找仅有三万分之一到五万分之一的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一个个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夏,在湖南安江农校的稻田里,一株雄花花蕊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吸引了拿着放大镜观察的袁隆平。他惊喜不已,自己苦苦寻找半个月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出现了。年——年,他和妻子以及助手们,先后检查几十万个稻田,终于找到6株雄性不育稻株。经过两年研究,他撰写并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论文,吹响“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号角。为进行育种实验,他年复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来往于南北地方和四季赛跑。路途遥遥,他们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中国有众多野生稻和栽培稻,蕴含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王国。此后,袁隆平和助手们通过发现先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为杂交水稻的研究打开了突破口。年实现“三系”配套,年育成第一个较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年成功创建三系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年开始,杂交水稻在中国大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共产稻谷多亿公斤,为我国甚至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的袁隆平年近90,却仍然奋斗在一线,几乎每天去试验田里“打卡”,观察水稻生产状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者。袁隆平一生追求“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人民大众”。他一直说,他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贡献。袁隆平荣获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章”等。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这是袁隆平先生生前为我们做的事情,他死后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