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8个月后,曾立下氢弹首功的老人被授
2023/5/2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今年1月16日,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在京去世。8个月后,这位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隐姓埋名28年,为氢弹研制立下“首功”……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于敏用行动兑现了对祖国的承诺。他曾说过,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这一生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曾为研制氢弹立下“首功”的于敏院士。图/中国科学院网站
国产专家一号
年8月,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一个小职员家庭。高中时他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并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崭露头角。18岁那年,于敏考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两年后,他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很快,这位年少有为的青年就展现出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他超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尤其受到教授们的欣赏。
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张宗燧先生的研究生。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没有留过洋,于敏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专家代表团来华访问,31岁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他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28年隐姓埋名
在研制氢弹之前,于敏的研究兴趣一直在原子核理论研究。年,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要求他“转行”,参与氢弹原理研究。这意味着于敏将放弃持续了十年、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原子核研究,奔赴未知的挑战,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国家重任。“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从那时起,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直到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氢弹,成为中国核弹家族亟待补充的一员。
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和于敏分工合作,共同开始了我国第一枚氢弹的研制工作。氢弹是公认的在原理和结构上都十分复杂的系统,核大国对氢弹技术都是严格保密的。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设计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带领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随即又设计了一批模型,经过著名的“百日会战”,于敏带领团队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当时研制氢弹还是秘密任务,不能对外公布。兴奋的于敏用保密暗语告诉在北京的邓稼先,“我们今天打到了一只松鼠……”
科研中的于敏。图/中国科学院网站
立下氢弹“首功”
年6月17日,一朵蘑菇云在罗布泊沙漠腹地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世界上氢弹研制的最快速度。
我国核科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资深院士朱光亚曾表示,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起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曾有核武器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而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忆于敏》的文章中写道,在他来看,将中国的氢弹称为于敏构型,是完全准确而恰当的。“于敏的贡献何在?也许我们可以打一个比喻。一个由11人组成的足球队,在场上踢球,互相将足球传来传去。但起关键作用的人员,却往往是场外的教练和冲在前面举足射门的前锋。于敏正是这支足球队的教练兼中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美国提出全面禁止核试验前十年,他就预判到了这一国际形势,加快了二代核武器的研究步伐。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于敏为我国核试验部署、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建设形成战斗力争取了最为宝贵的十年。
熟读《红楼梦》喜爱看京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与于敏共事多年,他回忆称,于敏的脑子极快。年在上海做氢弹理论实验,计算机不断吐出纸带,上面记录着氢弹每个时间、空间点的变化。于敏一眼就发现从某个点开始,纸带上的数据出了问题。“这需要很高的物理理论基础才能做到。说明于老的理论功底极好,脑子极为敏捷。”他说,由于于敏责任很重,总是在思考问题,“紧锁眉头”也成了他的标志表情。
何祚庥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和于敏在年熟识并成为朋友,年至年,年龄只相差一岁的二人曾共事一起做科研。何祚庥回忆说,于敏既聪明又勤奋,“做研究的人对科研有兴趣,没有8小时工作制一说,夜以继日搞科研是很普通的事情。”他说,于敏在科研人员中的威信很高,同事不管是做理论还是做实验,有不懂的都爱请教他,于敏也非常无私。
在何祚庥的印象中,生活中的于敏博学多才、喜爱读书,“他熟读《红楼梦》,里面的诗词他都记得”。二人和邓稼先都是“大戏迷”,喜欢看京剧,当时京剧演出一票难求,前排的票更是稀少。三人常常大老远赶到人民剧场,等着别人退票。“于敏会下象棋,乒乓球也打得很好,没有事情是他干得不灵的。”
于敏将精力全投入到了中国的核武器研究中,他的心中始终有对家人的亏欠。年,于敏的夫人突发心脏病去世。在一次接受央视采访时,于敏谈及了对妻子的思念与遗憾,“她时间都花在我身上,我觉得很对不起她。报答平生未展眉,心里很难受。”
年,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言。图/中国科学院网站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年、年和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荣誉纷至沓来,但于敏始终保持着从容和谦逊,他婉拒“氢弹之父”,称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他在家中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年1月9日上午,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于敏获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年1月16日,于敏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简介: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年8月生,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新京报记者张璐
见习编辑刘梦婕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