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路上,汇聚英才成伟业

2023/8/29 来源:不详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场。新华社发

“东方红一号”装配和测试现场。中国科协供图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设团队。中核集团供图

热播剧《功勋》,没有“戏说”,没有美颜,却因汇聚了最闪亮的名字、重现了最火热的历史,给人们带来了最纯净的感动——

核物理学家于敏,为“两弹一星”固守戈壁荒滩,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擦肩;

核潜艇专家黄旭华,64岁下水进行深潜试验,不计个人安危,只求科研突破;

还有,“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历尽失败不言弃,把“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用事实回击“骑着自行车上月球”的嘲笑;

药学家屠呦呦,置生死于度外、穷尽各种可能,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田间扎根,誓为天下父老圆一个“禾下乘凉梦”……

“看到他们年轻的面庞,我破防了”“袁爷爷笑着走来,我瞬间泪目”……观众们留言踊跃,挚情可感。

一个个如江河般宽广激荡的人生,在一双双饱含热泪的眼前展开,在无数颗备受震撼的心灵中流淌!

他们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更是万千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他们始终与党同行、为国奉献,将毕生心血熔铸在灼灼成果中,镌刻下最赤诚的报国印记。而尊重他们、善待他们、关爱他们的,是矢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视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尊重人才价值、激发创新活力,向着建设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的目标坚定前行。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新时代建设人才强国规划了振奋人心的战略目标。

回眸过往、展望未来,党带领团结各路英才一起走过的,是一条不断延展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路,承载着中华儿女“誓以所学报祖国”的火热行动与无限深情!

他们为何“以命相搏”?

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聚人才、发展科技利中国的奋战中,他们与党心声合鸣:早日强大祖国,一切为了人民!

今天,矢志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中国,70多年前的人才家底,却薄如一张白纸。

深秋时节,朱明远再次读起一封写于年底的信。那是父亲、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和其他51位留美学生发出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这封信登在年3月18日的《留美学生通讯》上。刊登前,父亲已经离开密歇根大学,登上了驶向新中国的轮船。”朱明远说。

彼时,刚成立的新中国人口逾5.4亿,文盲率却高达80%,科技从业人员不足5万,专职研发人员只有多人。

两相对比,多么显见的资源匮乏——今天,中国仅华为一家公司,全球研发人员就有9.6万名!

正因为人才奇缺,当时的中国被认为“科技发展至少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年”!这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锥心之痛。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应当重视专门家”,称赞知识分子“是科学战线上的尖兵”;而此刻,没有足够的“专门家”,没有冲锋在创新创造前线的“尖兵”,百废待兴的中国,靠谁来兴?!

汇聚人才,时不我待!重整支离破碎的旧山河,指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人才上的。

于是,一场重振科教事业、夯实人才根基的新战役全面打响!

——以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为标志,全国各级科研机构逐步恢复、建立起来。到年,全国已有地方科研机构个,研究人员余人。

——年12月6日,政务院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12月18日,周恩来通过广播电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诚恳邀请海外留学生及学者归来建设新中国。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核物理学家赵忠尧、邓稼先,物理学家何泽慧、彭桓武……都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乃至交涉下克服万难回来了。到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达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半数以上。

——全民扫盲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头裹羊肚手巾的农村青年,盘着旧式发髻的妇女,纱厂的纺织女工,都手握《冬学课本》,从“一、二、三”学起,努力“睁开眼睛”。大中小学的教学秩序,也开始逐渐恢复……

“尖兵”汇聚,基础初成,振兴发展的进军号迅速吹响——年1月,“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响彻神州;同年,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远景规划——《—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出台,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拟定了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航空和火箭技术等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和个中心问题。

12年“迎头赶上”,有多难?

很多今天看来“平平无奇”的技术,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片空白。时任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明瑜参与了规划制定,对当时形势印象深刻:国门之外,世界高新技术竞争激烈、快速发展;国门之内,科技事业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很多重要学科或基础薄弱,或从零起步。雪上加霜的是,西方对新中国进行经济技术封锁,战争威胁时刻存在;苏联又于几年后单方面撕毁中苏所有合作协定,撤回全部在华专家……

风刀霜剑无所惧。一番拼搏后,“不可能的奇迹”终究发生了!到年,中国人只用6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12年完成的任务。次年,党中央制定《—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马不停蹄开始新的进军。

实现奇迹靠什么?铁骨铮铮四个字:以命相搏!

20世纪60年代,我国首次地下核爆炸成功。欢呼还未散去,人称“核司令”的程开甲便自告奋勇进入爆心收集实验数据。洞里辐射量有多大?生命会不会受到威胁?谁也不知道。他在直径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钻到热浪炙人的核爆空洞中忙碌起来,全然不顾放射性剂量探测笔“嘀嘀”尖叫……

实验条件极端落后,屠呦呦和团队买来7口大缸“土法”提炼青蒿素。因为不通风、缺防护,大量吸入乙醚的她患上中毒性肝炎。病体未愈,她又请缨“用我的身体进行人体实验”,毅然吞下青蒿萃取液“91号”……

为掌握脑血管造影技术而顶着放射线做实验,白细胞只剩常人一半、两次险些丢掉性命的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为两弹结合试验立下军令状,“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的“阵地七勇士”……

“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的时候。”“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曾感慨。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赞颂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无私无畏。

做事业可以不计名利,为国家就该不顾生死!这样的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

“我从中看到了追寻科学真理的执着,但又不止于此。”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80后研究员柴人杰说,“这些前辈身上最动人的,是对党和国家的无尽热爱、无上忠诚,是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思谋长远、舍身奠基的大美情怀。”

何以爱得如此炽烈,何以“搏”得如此决绝?因为党对人才的重视、信任与期待无比深重,对“发展科技以利中国”的支持真真切切!

年2月1日,毛泽东设宴招待全国政协委员,原被安排在宴会厅37桌的钱学森发现,自己的座签被调到了第1桌,紧挨毛泽东。坐定才知,是毛泽东看到名单后特意调换的。

钱三强、邓稼先、李四光……很多人都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到党的爱才敬才之情。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离休干部白振刚撰文回忆,三年困难时期,国家领导人率先勒紧裤腰带,自报每月粮票的定量比绝大多数男性干部低。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依然关心着知识分子。当时,中央书记处批转了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的相关报告,指示对在京高级知识分子在肉、蛋、糖、烟四类副食品供应上给予照顾。

年7月19日,《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十四条的意见(草案)》作为中央文件下发。这份被邓小平称为“科学工作的宪法”的文件,是主持全国科学技术工作的聂荣臻认真调研、广开言路后组织编写的。这位国防工业和“两弹一星”的指挥者态度鲜明:“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听科技人员的!”

党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很多科学家写下入党申请书。“党待我如同母亲,我渴望她拥抱我。”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曾庆存心声炽烈。

在党的领导下,在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奔涌的创新活力汇聚成一片希望蓝海。

年,第一台国产电子管计算机“机”问世。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喜不自胜,为它起了个“小名”:“有了”。

有了什么?有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有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步根基,有了国际科技竞技场上的“中国声音”!

国防工业的硬气有了——年7月,东北某机场,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腾空而起,机身上印着鲜红的代号:“中”,意为新中国,第一批,第一架。当年的国庆阅兵式上,4架歼击机飞越天安门上空。正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的毛泽东指着飞机,加重语气对外国朋友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基础研究的底气有了——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天文学者在世界授时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光学、生物、化学等研究向着国际前沿挺进。

更为合理完备的工业布局有了——20世纪60至70年代,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轰然开启,中央投入资金数千亿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城市在崇山峻岭中拔地而起,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中国贫油”说、“两弹一星”试验成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华章拉开序幕。新中国在艰难跋涉中构筑了自己的科技体系,新老相继的人才梯队登台亮相,熠熠生辉。

他们为何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大潮涌动,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蓄积已久的热情与才干,在冰河解冻的春天喷薄而出

历史长河奔流向前,总有险滩须渡。十年浩劫过后,饱经磨难的国家、民族与个人,终于迎来了浩浩荡荡的春天。

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春天,打开一扇希望之门,鼓舞人们迎着光亮前行。

年秋,16岁的湖南农家少年贺福初考取了县文工团。对于穷到要靠讨饭过活的贺家而言,这无疑是个“大喜报”——“七个兄弟姐妹中,我最能唱会跳。去团里既能吃上公家粮,干的还是轻省活儿,可不是天上掉馅饼吗!”贺福初笑着回顾。

但,几天后,他便从知青点听到“小道消息”:“要恢复高考啦!可以靠本事读大学了!”心跳立即“怦怦”加速。正因痴迷读书,他才宁愿半耕半读也不放弃学业。此刻,挡在梦想前的那道墙就要倒下了,难道不该试一把吗?

铁了心,等!哪怕是一线机会,也要等!

不久后,中止10多年的高考真的来了!贺福初和全国万名考生一起走进考场,并跻身被录取的27.3万人之列。因深感自身基础不牢,他放弃机会“回炉”一年,次年考入复旦大学。

科研之门从此洞开。许多年后,湖南乡间少了一个文工团员,国际学界多了一位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军人。今天的贺福初,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牵头实施国际大型合作计划“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并连获突破。

太多的人生转折在这一刻上演。广西第六地质队19岁的航空物探操作员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后来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带领团队助力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21岁的河北张家口市邮电局工人康克军考入清华大学,成长为辐射成像领域学科带头人,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实验工业CT系统……

“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复出工作不到一个月后,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并当即拍板的,既是参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心声,也是他一段时间深思熟虑的结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说,“这不仅福泽几代青年,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这是还知识以尊严的春天,令知识分子重归应有的价值定位。

年3月18日,38岁的数学家杨乐走进人民大会堂。这一天,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的讲话新论迭出,振奋人心;“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郭沫若书面发言,热烈如火。

台下一次次掌声如潮。“我82岁了,从今天开始要当28岁来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金善宝难掩激动之情。

“大会前后,党中央还有一系列重大举措拨乱反正。比如,给知识分子平反昭雪,恢复学术职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等。”杨乐告诉记者。会后不久,他赴苏黎世参加国际函数论会议,所作报告引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