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95后的荣誉感为什么要在创业型公司继
2025/1/17 来源:不详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9/5412822.html
作者:居雯雯华略智库行政部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风雨兼程八年,砥砺前行又一年。日前,年华略智库荣誉大会在上海总部如期举行。会上,全团队一起倾听奋斗者的声音、感受奋斗者的荣耀、展望华略人的未来。获奖的优秀员工在台上坚定从容、自信满满;见证荣耀的同事们在台下热情鼓掌、真心祝福。一起来看!
全文字,阅读约17分钟
在多年前《艺术人生》的一期采访中,刘若英被问道:“为什么你总能给人一种温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觉,难道生活中遇上难题的时候,你不会很气急败坏吗?”
她说:“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你能展现的只有行动和态度。”确实,哪怕再热爱,工作上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糟心事,但适合的工作一定是:
前一分钟还在哭泣、抱怨,但下一分钟又继续为该做的事情全力以赴;前一天晚上还累得瘫倒在床,第二天又开始生龙活虎继续干。
是什么让我们心甘情愿吃苦?驱动我们继续以奋斗姿态应对困难挑战?尤其是当一些人已然衣食无忧甚至家境富足,为什么仍奋斗不息?
我想,这是因为人类独有的价值感和荣誉感:我们需要意义。
所以,作为一家成立于特殊时期的民间智库,作为一家专门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智库,作为一家快速成长中的年轻智库,华略非常重视集体荣誉感、珍视研究团队的价值感。从年开始,我们每年举办一次“华略智库荣誉大会”,全团队一起倾听奋斗者的声音、感受奋斗者的荣耀、展望华略人的未来。
华略智库百分之九十都是90后,尤其是95后,这些人一路披荆斩棘,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台上,获奖的优秀员工坚定从容、自信满满;台下,见证荣耀的同事们热情鼓掌、真心祝福。看看这些在华略工作2年以上的优秀员工怎么评价自己与华略的关系吧。
破格晋升:肆意生长、超越自我、华彩绽放
1
兰红梅
华略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刚开始进入工作时,各位领导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和表扬,但我一直觉得受之有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与华略融为一体,不仅自己有所成长,也感觉与华略共同成长。例如,新媒体部刚刚发布的文件命名规范,其实是我自己的日常命名小习惯,潜移默化地在部门里形成了这种习惯。这次运用到公司层面,我感觉跟公司一同成长,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这就是我在华略的价值和意义。接下来,我非常期待与华略一起成长。
2
张乐
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的机会,这不仅是对我的荣誉和嘉奖,更是对我未来的激励和鼓舞。回顾在华略的点点滴滴,从刚进来时的懵懵懂懂,决策咨询的门外汉,到现在略知一二,一只脚踏入了决策咨询大门。
在华略,我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全方位的教导,我的专业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也不断提高。我特别感谢兴怡姐的悉心指导和朋友们的支持,他们的帮助让我能够在华略不断成长和进步。在未来,我希望能与华略共同成长、互相成就,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王豪
能有机会得到这份嘉奖,我感觉非常荣幸。华略公司的领导和产业部的各位哥哥姐姐们对我帮助很大,让我能够在公司里不断成长和进步。能够走到今天,一切皆是过往。我得到了很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逐渐适应了这个工作岗位,于我个人的职场生涯来说,这21个月的成长是最快的。另外,我也希望新加入的小伙伴能够感受到温馨活跃的团队氛围。希望自己能在这份事业上发光发亮,成为最有价值的人,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4
吴影跃
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公司能把破格晋升这样光荣的机会给到我们年轻人。当我拿到这块沉甸甸的奖牌时,我觉得我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非常值得。过去的三年里,我每一天都处在“爱与痛的边缘”,时常会非常开心,又时常会非常暴躁,有时还会非常鸡血,但同时也会非常魔怔。但即便如此,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从来没有变过。
今天于我而言是蛮有意义的一天。三年前的今天,我正处在迷茫的择业期。由于突然出现的变故,我一夜之间失去了原本确定好的工作机会。大家也知道,错过了“金九银十”“金三银四”的招聘期,再加上当时是疫情刚刚来的那一年,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于是我决定去三亚放松一下,但人生就是如此戏剧性。在飞机落地三亚时,我打开手机发现有三个未接来电,是HR皛皛姐打来的。用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这三年中,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风景。同时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原来我的人生可以拥有无限可能性。这三年以来,非常感谢公司和陈老师对我的悉心栽培,感谢陆陆、雨舟、豪仔以及产业部的小伙伴们的支持与陪伴。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保持初心、努力工作。未来,我不求万事皆尽如人意,但求一切不愧于心。
两载时光:全面融入、锻造心智、携手同行
1
潘璐
在华略两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验到了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成长速度。对于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这种工作环境确实是一种快速的成长途径。特别是华略所提供的平台,让我在项目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平时只能在新闻里见到的专家,这是一般的智库所给予不了的,比较难能可贵。
在团队方面,两年多的时间,我也找准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收获了很多如同战友般的小伙伴们,以及带领我们这帮战友冲锋陷阵的“政委”。在这里,我不仅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和大家一起团结向上的氛围也让我感到非常珍贵。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未来,我会再接再厉。
2
杨琬琼(北京连线)
来到华略两年了,与其说这是一份荣誉,不如说这是一份幸运。华略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感谢任总和天宫老师一直以来毫无保留的带教,在这里我获得了太多学习和成长。
华略是一个成就的舞台。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共同努力完成课题,收获甲方的认可,交出完美的答卷。因为与优秀的人并肩作战,我感到非常幸运;华略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无论是疫情期间公司的“雪中送炭”,还是生日时团队的“温馨祝福”,都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这里有效率,更有温度。我希望能将这份幸运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华略、加入华略,也祝愿华略的明天越来越好。
3
张越
从我刚出校门进入华略,已经过去了两年。与华略一同度过的两年里,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领导和同事,从他们身上耳濡目染学到许多。在华略,和行政部小伙伴们一起工作也一直让我感到团队氛围的温暖和融洽。回顾这两年的时光,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感激。未来的日子,我也会怀揣着这份感情与华略一起成长。
三载学成:不离不弃、坚定从容、再续辉煌
1
张继军
我喜欢记录和收藏,觉得这挺有意义的。去年,我们讨论了时间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希望能共同珍惜在华略的每一分每一秒。刚刚许多小伙伴都在感恩,但其实大家是彼此成就的。华略离不开你们,部门离不开你们,身边的战友也离不开你们。所以,应该是彼此赋能、彼此感恩。
作为已经工作三年的员工在这里发表感言,我觉得其实华略更应该听取那些没有坚持到两年、三年,离开华略的朋友们、伙伴们、曾经的战友们的心声。他们或许可以从某个反向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安排、部门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2
王亚捷
当接到参加大会的通知时,我正在火车上,没有感受到命运的齿轮,只感受到了火车的车轮。我在想,这一年转眼间就过去了。在华略的三年,自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年,也就是年,初来到华略。我并不是应届毕业生,当时已有两年工作经验。选择华略对我来说是转换赛道,原先的工作与决策咨询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区别。来到这里,我已有的经验技能能否与这份工作匹配,我很忐忑,也在思考如何去迅速地调整。我很幸运,这三年我磨合得很好,也适应了这里的节奏。
第二年,我概括为感谢。在去年的大会上,我已经表达了真心实意的感谢,感谢华略平台给予的个人赋能。
第三年,回想起来更多的是成长。在研究决策咨询这个领域,我从知道其然,到知道其所以然。通过研究的事物,去发掘背后的规律,并跳出事物本身,发现原来这个城市发展的脉络是这样的、原来我们选择这种产业是基于背后的这些因素……能更多地跳开我们写的文稿去发现这个规律,其实每个过程是非常惊喜的。因此我觉得决策咨询这份工作很适合我,华略平台也很适合我。我也希望未来每一年能够与华略共同成长,共同创造更多的惊喜和成就。
3
朱雨舟
自年“五一”假期后,我来到华略,当时在北京办公室工作,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回想起来,我很庆幸华略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很多人都想去大公司和大平台,但我想说,华略的舞台也足够大、足够精彩。
华略不遗余力地提供许多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在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中,我的同事们都非常友好,我们彼此支持。尤其在来到产业部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离不开陈老师和陆陆、小影对我的悉心指导。这种传帮带式的带教方式,让我快速融入了产业部,现在也成了陈老师口中戏称的“四大金刚”之一。未来,我希望自己能继续沉下心来做课题、做研究,不断突破自己的上限和天花板,与华略一起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相伴六年:互相成全、彼此赋能、未来有我
1
崔娅芳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首先,我非常感谢任总和姚总当初给予我机会,让我能够来到华略。其次,我要感谢公司的制度创新。在任总、夏总、陈总的领导下,我的个人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资深合作伙伴皛皛,我们一起共事了六年,一起加班也一起分享快乐。
再者,我很幸运能够进入咨询行业。虽然在此之前我没有太多经验,但是这六年时间里,我见证了大家的热情和努力,为了给甲方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不断迭代。这个过程让我逐渐了解了咨询行业,并且开始学会用咨询的视角和方式去思考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最后,我要祝福华略越来越好,希望有机会陪伴华略到十周年,并领到自己的十周年金牌。
幸遇伯乐: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1
刘俊言
就像小影说的,张老师在我命运的齿轮上推了一把。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非常感谢莉杰姐和姚总,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和培养。大家的督促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感到这段时间里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够与大家一起继续进步,并与我的部门共同取得良好的成绩。
2
张继军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各种内容,其中包括我在华略公司的经历。我特别喜欢向年轻人传达华略的价值和机会,每次公司招聘时我都会积极分享。一次机缘巧合下,一位好友将小刘的简历分享给我,我如获至宝,并按照公司流程将其推荐给了皛皛,因此我觉这个伯乐奖属于我和皛皛两个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奖是相互的,只有当伯乐和千里马相遇,才能成就彼此的才华和潜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创始者说:坚守者信、专业者成、团结者胜
1
任新建(北京连线)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对今天获奖的各位表示衷心祝贺,你们是华略的骄傲,是华略未来的骨干,更是我们团队的新希望。你们的才华、努力和贡献,为华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坚信,在各位的带领下,我们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再者,坚守的力量是华略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份坚守不仅是对华略理念的坚持,也是对我们自身能力的坚信。在未来的5-10年里,我们将持续发挥华略的核心优势,努力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以实现华略的长远发展目标。
最后,我要感谢每一位与会者,感谢你们的支持和付出。期待未来继续与大家共同奋斗,共创美好未来。
雁阵而行:
日日为新、引领破局、决战十年
1
陈昌智
今天的会议有些不同,虽然有些人未能到场,奖励和荣誉也只是针对少部分符合时间点的小伙伴,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华略的骄傲。我加入华略的时候是26人,到现在已经五六十号人,包括我们的实习生。已经在上海同行当中,应该是人数最多的,年轻人最多。当然影响力、品牌力以及客户量也是稳居前位的。这里面凝聚了我们新老员工大家的一致努力,熬夜加班不只一个人,既有高级合伙人,又有创始人,还有我们的实习生,包括来挂职的研究员。
在这里,我要感谢每一位在华略工作的同事,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我想向大家分享五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成长
我们的团队非常年轻,大概是二十七八岁,基本上都是95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由他们来主导很多大的项目。我一直坚信,年轻没有极限,我们的团队应该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年轻能干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属性,我国北斗研发团队平均年龄28岁,华略团队也就28岁左右。但市场上有比我们更年轻能干的创业团队,很多一流的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比如我们刚调研过7年卖了亿元的追觅科技,平均年龄才26岁。实际上所有的奇迹就是年轻人创造出来。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年轻不应设限,要有锐气朝气豪气志气。
华略未来会如何我不知道,但如果我们客户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客户互相推荐,这种影响力越来越强,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希望年轻人敢打敢拼、冲在前面、善于展示、肆意生长,我们一定会把粮食分给多打粮食的人。刚才红梅说她的小习惯被大家应用,我希望大家也都能以此为荣。
关键词二:荣誉
成长之后必定有荣誉,荣誉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大家或许会疑惑,很多人没有拿到,只有两周年、三周年、六周年的小伙伴领奖?两周年意味着什么?第一年是公司选你(考察你适不适合),你能不能熬过第一年非常重要的,第一年基本上能看出你在这个行业的潜质。第二年是你选公司(要不要继续奋斗)。所以我们给满两年的小伙伴发纪念章。两年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已完成双向选择,正在双向奔赴。
为什么给工作满三年的小伙伴发荣誉勋章,因为三年正好要再次签劳动合同,而且一个行业基本三年可以出师。三年是铜牌,六年是银牌。我刚跟皛皛说,华略十周年的时候,金牌弄得有分量一点。我们愿意给大家分享荣誉,众所周知,我们荣誉是很讲究的,荣誉给你的同时,一定有相应的物质。
希望你们以华略为荣、以团队为荣、以身边优秀的小伙伴为荣。希望你们每每提到华略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就是我的公司。大家有一种奋斗者就是主人公的感觉,这样彼此都有幸福感、支撑感。
关键词三:团队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华略,我们强调“专业极致,共创共享”。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我们要发扬团队精神,彼此信任、互相支持、共同前进。
例如,产业部的协作是这样的:当有小伙伴休假时,他的活一定会有人主动帮忙补上,极少会让他在休假期间干活;如果你某个活很急很难,需要他人支持,那你提出来后一定会有人补台。尤其是刚才再签三年合同时,雨舟和小影握了下手:我们又可以再共事三年了。看到你们幸福,我在旁边看着也很开心,这就是团队的精神,互相成全、互相为荣。虽然每个部门的团队文化有别,但团结协作应该是华略每一个部门的基因。
关键词四:价值
价值是华略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提供给客户的是长期主义的价值,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感。
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