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永远不会满足,征战者永远不会停步,

2025/4/22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一片丰收的忙碌景象,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稻米,能提供人类所需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是我国人民主要的粮食之一。

几千年来,人类与饥荒的斗争从没停息过。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粮食亩产不高,一些地方靠天吃饭,一遇天灾,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稻谷产量的增减,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温饱。

在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万~万人死于饥饿。而如今,每个中国人都能吃饱饭。

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努力。而袁隆平,就是其中一位。

袁隆平(年9月7日-年5月22日),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也是农民中的一员。

面对“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的称谓,他更喜欢把自己称为农学家,一个一辈子奉献给土地的农民。

/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年8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当教师。

在他带学生到农村支援春耕和“双抢”的日子里,看到了农村稻谷亩产还不到公斤的低产现状,看到辛勤耕作的农民,难以填饱肚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安江农校执教(年在麦田)

年,袁隆平又目睹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严酷沉痛的现实使他深感自己作为遗传选种专业学生的责任感,立志要用农业科学技术来解决饥饿问题。

从那时起,袁隆平心中就有了一个“禾下乘凉梦”。

在袁隆平的梦中,他梦见自己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他和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从年发现第一株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袁隆平用了近10年。

年,43岁的袁隆平实现了他的部分梦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公斤提高到公斤以上。

▲查询有关技术资料

这十年间,袁隆平以水稻为伴书作友。学校的试验田、图书馆里,频繁地出现了他的身影......

每天课余后,他都会去学校试验田里转一转,一转就是几个小时。

为加快杂交水稻的研究步伐,袁隆平研究小组转战湘滇,奔走琼桂,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岛度过的,数次过家门而不入。

▲早期研究-与助手尹华奇(左一)、李必湖(右一)在安江农校试验田

当时的海南岛条件非常艰苦,袁隆平和助手们就住在茅屋里,睡在用竹竿、稻草、椰树叶搭成的地铺上。在水稻扬花的时节,袁隆平就带上一壶水和两个馒头当中饭,像“侦察员”一样,守在田间观察......

三系配套迅即展示了杂交水稻的优势。水稻的高产让农民们高兴,多年来为温饱而挣扎的农民看到了希望。

在研究三系过程中,袁隆平经常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杂交水稻制种、栽培等问题。

▲袁隆平在田间为农民讲课

再好的成果,如果束之高阁,不转化为生产力,那将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年冬,国务院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的决定。从此,杂交水稻从三湘四水出发,迅速染绿了大江南北的春天,迎来了金秋沉甸甸的收获。

—年的10多年中,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12.56亿亩,平均每亩增收稻谷20%以上,累计增产稻谷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亿元。

/创新无止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三系杂交稻的产量出现了徘徊局面,杂种优势的潜力有限,在提高单产产量方面很难再上台阶。袁隆平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向杂交水稻育种的深度进军,简化制种手续,由三系法向两系法过渡。”

经过九年努力,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两系法杂交水稻于年获得成功,应用技术成熟配套,开始逐步推广。

两系法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年全国种植两系法杂交水稻达万亩,增产谷稻5亿多公斤。

创新者永远不会满足,征战者永远不会停步。

二系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成为袁隆平又一个新的起点。

一个大胆的新构想在袁隆平脑海里回荡着,这就是杂交水稻探索的第三部曲——超级稻。这是国内外农业专家梦寐以求、攻克多年的难题。

超级稻的研究始于年。在袁隆平的率领下,超级稻亩产公斤、公斤、公斤的目标陆续实现。年10月和年10月又相继突破了亩产公斤、公斤的高产目标。

在超级稻产量取得不断攀升的同时,袁隆平眼光看得更远。粮食亩产量的增长总有极限,袁隆平开始思考粮食增产的新途径——利用盐碱地。

在盐碱地、滩涂等高含盐量的土地上种植出来的水稻称为“耐盐碱水稻”,农业科学家称为“海水稻”,这是一种既顺口又形象的称呼。

年,袁隆平及其团队开始研究海水稻。

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平均亩产稳定超过公斤。

袁隆平曾这样描绘海水稻的前景,发展耐盐碱水稻1亿亩,多养活1亿人。

▲来源:央视新闻

袁隆平年逾九旬时,仍奔走在杂交水稻研究前沿。他一生致力于培育丰产的杂交稻种子,播撒在神州大地。

他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事业,只为解决人间温饱。现在,袁隆平院士奋斗一生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推荐阅读

扫码了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