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之梦背后,那个造梦的人百家故事
2023/11/10 来源:不详本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他身上有一种混杂的气质,理想主义的天真与商人的精明计算并存,挣扎在「桃花源」与「武陵」,乌托邦与名利场,理想与现实的夹缝里,为无数细枝末节的问题做决断——比如在疫情冲击和时代巨变中,为一部戏找到容身之所。
文|枕木
编辑|金匝
图|受访者提供
梦的缘起
故事,要从《如梦之梦》说起。
那是年,导演赖声川在罗马看画展,他注意到一幅杨·布格尔的画,画的主题就是「画」,在那幅画里,到处都是画,墙壁上挂着画,地上堆着画,画中人物手上拿着画。看到这幅画中画时,赖声川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既然画家可以做「画中画」,那我也能写一个「故事中的故事」。
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一个长句: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这是《如梦之梦》最初的构想,也是后来这部戏的第一句台词。
9年过后,赖声川在印度研习佛法,白天上课、绕塔,晚上读书。有个午后,他坐在舍利塔南边,开始书写这个「故事中的故事」——他把脑子里组合出来的一切人物、剧情、架构,从心中「倒」在纸上。等回家后,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输入电脑,变成了一份长达29页的大纲。平常两小时的戏,大纲通常是3-4页,他自己都无法想象,这份29页的大纲,会成为一出多长的戏。
后来,这份大纲成了长达8个小时的《如梦之梦》。
《如梦之梦》固然是一出好戏。它是大胆的突破,也是惊人的作品。《香港经济日报》评价它,「一个大戏川流不息」,新加坡《海峡时报》称它有「史诗的特质」。但它也是一部非常难制作的戏,这部戏共有十二幕九十五场,演出长达八个小时,首创环绕形式剧场,让一部分观众坐在舞台中央,椅子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犹如置身故事之中,与剧中人同喜同悲。它需要三十多位演员饰演一百多个角色,三百多套衣服,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时间线从民国初年一直延续到现代,空间上横跨亚欧,从台北演到巴黎,又到上海、北京、诺曼底。
剧本完成后的5年里,《如梦之梦》演过几次,「演一场亏一场」。第一次演出是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那时赖声川是客座教授,只做出了一版三个半小时的英文版工作坊式演出。后来他回到台湾,在台北艺术大学,终于上演了完整的八个小时的《如梦之梦》,却难以持续。赖声川的妻子丁乃竺当年接受采访时也说:「每次制作《如梦之梦》都当作是最后一次,因为实在太困难了。」
为了找到复排的可能性,赖声川曾让学生做过一个「《如梦之梦》专业重演企划案」,研究这部戏如何才能一直演下去,五位研究生努力了一个学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该剧无法重演。「不但无法筹集专业演出所需之预算,更在台湾找不到适合的演出空间。」
年过后,整整8年里,《如梦之梦》都没有再演出过。
直到遇见王可然。
年央华版《如梦之梦》剧照图源如梦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