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70年未错一刀,去

2024/9/15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pf.39.net/xwdt/180102/5972921.html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年6月14日,有一位医生离开了人世。

在那天的中午,他的学生为刚刚离开的老师更衣,但翻遍了柜子抽屉,却找不到一双像样的袜子。

怎么能让老人家穿着透风的袜子上路呢,他一路哭着,为老师买回一双又柔又软的棉袜。

几天后,在遗体告别仪式上,菊花扎成的花篮绕了一圈又一圈。

医院大门时,车水马龙的解放大道一下子安静下来,过往车辆自觉地停下来,为这位医生让路。

有人说,在湖北,从没有一个医生的离去,触痛这么多人的心;从没有一个医生,享受过这么高的礼遇。

这位医生就是被称为“中国外科之父”的裘法祖。

其实,在他生前曾多次告诉大家,自己最不喜欢“中国外科之父”这个称号,他说:“中国外科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而是一批人!”

年,裘法祖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世家,他家一共7个孩子,而裘法祖是家中最小的,从小受到了家中哥哥姐姐们的宠爱。

18岁那年,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考进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但只过了一年,他的妈妈突然肚子剧烈疼痛,到医院后,医生也没有什么治疗的办法。就这样没过多久,他的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丧母的悲痛让裘法祖翻遍了医学书籍,最后他发现原来夺走他妈妈生命的仅仅是阑尾炎。

从那一刻起,他决心学医。

年,在两个姐姐的资助下,裘法祖只身远赴德国留学。3年后他就以14门全优的成绩,拿到了德国医学博士学位,还获得了德国外科专门医师证书。

那一年,裘法祖25岁。

但按照德国的惯例,刚刚毕业的医学生在一年之内是没有手术资格的,甚至连最最基础的拉钩权利都没有,但有一次,主任外出休假,病房便由裘法祖顶替值班,这时有一台阑尾切除的手术需要完成。由于裘法祖在平时表现十分优秀,医院便破例让他在毕业8个月时提前参与手术。

但不久后,由裘法祖主刀的第三台阑尾炎手术出现了问题,病人在手术五天后离开了人世,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什么问题,但裘法祖的导师用严肃目光看着他,说了句:“她是四个孩子的妈妈!”

就是这句话,让裘法祖内疚了一辈子。

后来,裘医院的分院院长,当时二战时期的德国被纳粹统治着,但裘法祖在那段特殊时期,就连军队都得对他客客气气,因为他从纳粹的枪口下救出40多位集中营的犹太人,被犹太人称为“中国神医”。

就在年4月的一天,裘法祖正在做手术,这时一名护士跑进来,告诉裘法祖在外面躺着许多从集中营来的囚犯。

裘法祖不顾危险,直接冲了出去。

在他的眼前,有许多带着枪的纳粹士兵,还有40多名虚弱地瘫在地上的犹太囚犯。当时,那些士兵们都在大声吆喝着让这些倒地的囚犯抓紧起来。

但这些没有把裘法祖吓住,他冲士兵们大喊:这些囚犯患有伤寒,我们必须把他们带走!

就这样,裘法祖和同事们将囚犯带走藏进了地下室并对他们进行了治疗,不久德国投降,这些犹太人获得了自由,而与他们同一时期被转移的人则绝大部分被杀害了。

多年后,裘法祖被当时的德国总统冯·魏茨泽克授予了德国“联邦大十字勋章”,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勋章的亚洲人。

年底,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了德国,裘法祖动了回到祖国的念头,但当时的中国依旧动荡,而在德国他已经娶妻生子,并且拥有了良好的社会地位还买了房子和汽车。

当得知他要回去,几乎周围的人没有站在他那一边的,还劝他说:“连孩子的奶粉都买不到,干嘛回去?”

但他依旧退掉了洋房,卖掉了汽车,带着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回国的海轮。

就在回国的轮船上,一名乘客突然精神病发作,把另外一名乘客刺伤,肝脏破裂。当时,裘法祖二话没说便出手相救,虽然船上没有什么医疗设备,但是凭借着一身本领,他还是成功把乘客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

正是这件事,船还没抵达上海,裘法祖的名气就传遍了整个上海滩。

裘法祖一下船,记者和群众就都围了过来,医院负责人站在码头上,准备请裘法祖去,但他都没有答应,而是径直回到了母校——同济大学。

几年后,他又随校迁往武汉,在武医院担任外科主任。

大家都说,裘法祖是外科全才,他的刀法更是被誉为中国外科的一把“宝刀”。

“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

裘法祖在手术中确诊全世界第一例临床脑血吸虫病;

筹建我国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

直到现在,他主持的肝移植仍然保持着两项全国纪录:例数最多,存活时间最长。

裘法祖是一名大医,他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在他刚回国的第一年,有位女教师找裘法祖来看病,她说自从10年前做完手术后就经常消化不良、便秘,还肚子疼,裘法祖一摸她的肚子,就摸到了一个拳头大的包块。

裘法祖当即决定为她进行手术,打开患者腹部后,裘法祖大吃一惊,原来让她难受的是一条手术用的布巾,那块布巾缩成一团,被肠襻牢牢包裹着。

事后,女教师给裘法祖写了一张“生枯起朽”的横幅,以此来感谢他的帮助。

做完这个手术后,裘法祖定下了一条规矩:术前一定要亲自清点每一件器械、每一块纱布,术后再一一点对。

所以,有人说裘法祖的手术台是最安全的。

还有一次,一位儿科老医生患了十二指肠溃疡,来找裘法祖会诊。但他看到X线片上十二指肠球部有一龛影,诊断已经很明确,就没有再作腹部检查。

这位老医生回去后说:“我很失望,裘医生虽然说了治疗意见,但没有摸一下我的肚子。”

这句话传到了裘法祖的耳朵里,他十分后悔。

后来,无论如何他都要在其他人看病的时候,尽可能的让患者安心。

有次,裘法祖接诊了一个老妇,问过病情后,裘法祖让其躺下,又仔细按摸检查她的腹部。

谁知,检查后,那位老妇竟然紧紧握住裘法祖的手,久久不放,说:“你真是一个好医生。医院,从来没有一个医生按摸过我的肚子检查。”

裘法祖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像这样一项每一个医生都应该做的简单的常规检查,竟会对病人产生这样巨大的安慰。”

裘法祖还对自己有个要求:凡是自己的手术病人,一定一天看望三次。如果是别的医生的病人请教了自己,也要一天三次地看。

而且他不仅看,还会经常问主治医生病人身体的各项指标,就是因为这样,裘法祖的学生们都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他还为了观察休克、少尿病人的小便,蹲在地上一滴一滴地数导尿管排出的尿。

他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只要给裘法祖写信询问有关医学问题的,都能收到他的亲笔回信。

那时,他每个月要回信六七十封,一一写好后还自己跑邮局寄。后来,他年事已高,精力已经不允许他大量的回信了,这让他十分遗憾。

裘法祖告诉后辈:“医生治病,是将病人一个一个背过河去的。一个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让医生在他肚子上划一刀,对医生是多大的信任啊。这种以生命相托的信任,理应赢得医生亲人般的赤诚……”

除了临床,他还把自己大多数的精力花在了培养医学人才上。

他编写了以五年制医学教材为主体的50多种医学教材,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时,万字的一部书稿,每一篇,每一页,每一个标点他都认真看过。

他还创办《大众医学》杂志和中国第一本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将自己总结出的一整套操作方法推广到全国,为医学科普做出巨大贡献。

在他的门下,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首创断手再植术成功者之一的钱允庆、器官移植专家陈实.....

他说:“只有弟子做得更好,自己才是成功的。”

在临终前,裘法祖把多万元的科研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裘法祖青年外科科学家奖。

他说,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

年6月14日上午8时,这位改变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外科学泰斗离开了我们。

裘法祖总是告诉后辈:“做一个医生不难,做一个好医生很难,永远做一个好医生更难。”

“一个医生的医术有高低之分,但是医德必须是高标准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