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袁隆平逝世,致敬这位90后逐梦

2022/9/11 来源:不详

回顾袁隆平爷爷的一生,让我们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他的杂交水稻和所获荣誉。

他善于观察,勤思考,心怀祖国,心怀人民,是自己口中的“农学家”,世界人民心中的“杂交水稻之父”,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

截至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多亿公斤。袁隆平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改革先锋”等多项国内荣誉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和美国“世界粮食奖”等近20项国际大奖。

受家庭影响,理想的种子很小就已发芽

袁隆平一生与农结缘,与农为伴,但他并不是普通农民家的孩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已衍生为多所高校),母亲华静是教会学校的老师。

他最为感激的就是父母对他的教育与选择的尊重,母亲教他要博爱和诚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让子女都能读书,并不容易,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

小学一年级的他,在一次郊游时,被田园美所吸引,心中便开始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成为人生志向。

报考大学时,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但当时19岁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他知道父亲希望自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此,袁隆平没有任何兴趣。

他内心的指引,是去重庆求学,办园艺场,拥有田园乐。他跟父母亲直接的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

父母亲虽然考虑到儿子学农辛苦,但颇具民主思想的他们,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志向,没有再反对。

袁隆平如愿以偿进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在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学习四年。他说:“看到当时农村的贫穷落后,我是有点雄心壮志的,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我认为学农的就应该有这个义务”。

全身心聚焦理想,敢于挑战权威,也乐于付出

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

就是在这里,袁隆平遇上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他和学生们同样面临饥饿威胁,走出校门,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他深刻的意识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分量,意识到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生物学者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是权威论断。袁隆平在这个论断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的实验,没有得到任何进展,他开始怀疑”无性杂交“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年,袁隆平在《参考消息》上看到DNA的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意识到现代遗传学已进入分子水平。他决定沿着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研究水稻杂交。

年和年,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但紧接着,正逢大思想运动时期,”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那些”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全部被砸烂,只捡回来几颗秧苗悄悄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幸运的是,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他在《科学通报》上的论文,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化险为夷,反而成为了保护对象。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秧苗和试验田仍然是部分人的毁坏对象,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

被人踩得稀烂,秧苗被拔光。从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又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

袁隆平从没追究过,这些是谁做的,他只是继续开始手头的研究,在当时的助手尹华眼里,他就是那种摔摔打打都不怕痛的人。

他从来不考虑研究的私有性,而是奔着研发的全局和难处着想,课题以上,马上就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合作攻关。团结全国的研究单位,倾听大家的呼声。这些行为,不愧是我们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精神弘扬的巨人。

终身学习,为梦想插上翅膀

袁隆平曾凭借一场20多分钟的英语演讲,使得“袁隆平飙英语”成为热门话题。可是,他却谦虚地回应:“不懂英语的人才说我英语好,我的英文是brokenEnglish”。

在国际学术活动中,袁隆平经常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与他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他在几乎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那时他便已经达到了看英语电影百分之八九十能听懂的程度。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些梦想,我们多数人都已熟知。

早该是”退休“的年龄,但90岁高龄的袁隆平依然勾腰驼背在田地研究。

“禾下乘凉”源自于他的一个梦,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便坐在稻穗下乘凉。目前,超级稻正不断向高产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冲刺。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在不断发酵,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10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

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时,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己作何评价”。

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我讲一个故事: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那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老师你最之后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向袁老致敬!!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联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