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好好吃饭,我先走了丨百家故

2024/9/1 来源:不详

中科公益爱心 http://www.bdfyy999.com/photo/gongyishiye/

#百家故事#

袁隆平院士走了。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这个响彻华夏的名字,这位活着进入历史教科书的老人,他的传奇,写在神州大地。

很多人都说,也就是这个时代不迷信,换个时代他早就被封神,被千家万户供起来。但他却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让大家都吃上饭。”

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只是,如今中国人能吃饱了,他却走了。

提起科学家,你最先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一丝不苟?严谨工整?极强的理科思维?都对,又不全对。

在早年的袁隆平身上,你会看到一种奇妙的反差。袁隆平从小就是个活泼而向往自由的人,他数学不好,英文不错,对文艺颇有兴趣,对自然也充满了热爱和探索欲。

兵荒马乱的年代,父母希望袁隆平读书报国,而他却将一身热忱用在了玩上,“要玩不要命”。他喜欢植物,喜欢游泳,学校组织郊游,站在园艺场下发呆,“花好多,在地下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水灵灵的。”

19岁那年,袁隆平考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就读,当时的他绝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人生就此会与这个专业牢牢绑定在一起。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

年,23岁的袁隆平大学毕业。应届生袁隆平服从全国统一分配,被送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书。比起袁隆平上大学的重庆,安江着实是个小地方。“要用脸贴着地图,用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很久,才能找到地图上那个叫做“安江”的一个小点点。”袁隆平的母亲看了也叹气,“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袁隆平不怕。

吃苦对于袁隆平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生性洒脱的他最看重的是能不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让内心快乐富足的方法。

在安江,他照常游泳、拉小提琴,有他所热爱的土地和可爱的学生们陪伴,这样的生活对年轻的袁隆平来说也算安好。袁隆平拉小提琴但如此教书育人的平静生活很快被随后到来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所打破。

身为一个农学系毕业后又教授农业课程的老师,看着自己的同胞,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为饥饿而死在路边、桥下,袁隆平感到触目惊心又无比痛心。如今的中国有超过8亿人以稻米为主食,但上世纪60年代,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一百多公斤。

学农出身的袁隆平很清楚,稻子的产量就是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关键。也是因此,多年以后面对央视采访,九十岁的他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上个世纪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记者问:“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他长舒一口气,感叹一声,全然忘了自己把这句话说了两遍。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天爷在我面前摆了一株特殊的水稻,让我看到了。”

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不一样”的水稻。这株水稻结出的麦穗比一般的水稻要多出许多,袁隆平突发奇想,如果所有的水稻都能和这株水稻一样,有这么高的产量的话,那将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啊。

没有人知道当时这样的一个闪念,对于袁隆平来说意味着什么。但自那之后的几十年,他都像真的拿了上天的旨意一般,无比坚定地向着这一梦想扎实迈进。

坚定到不惜成本、不计代价。那株如命中注定般出现的特殊水稻,成为了他日夜牵念的希望。他决定用这株水稻试种,但谜题哪有那么轻易解开,他根本没有得到他预想的结果。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袁隆平正式与这株天然杂交水稻较上了劲。30岁的袁隆平想要人工培育杂交水稻,这在国内同行眼里全然是异想天开。先别提该研究的难度需要多少次的实验来推进,单单是水稻这种作物,生长期慢,在湖南一年也就两熟,这样一来,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可估量,能不能有成果都是未知。但信奉“实践出真知”的袁隆平根本不在意,他将大把时间都泡在了田里。

整整4年,他终于在实验稻田中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这株“命运般的水稻2.0”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年7月,袁隆平又用了14天,在多个稻穗中,拿着放大镜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成功繁殖了4株。科研路道阻且艰,袁隆平能做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试验。

每一次试验的成败得失,他自己有着清晰的衡量和记录,但是在不懂行的人眼中,他依然是一个痴人说梦,整日浪费时间,工作又毫无进展的顽固分子。袁隆平也不去理会,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天没能出成果,大家对他的误解就没有办法解除。

袁隆平在工作

年2月28日,经过多年的研究,袁隆平终于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一论文很快引起了国家的重视,然而好景不长,袁隆平的研究却险遭灭顶之灾。

年,袁隆平栽种在试验田里的多株珍贵的不育材料秧苗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除毁坏。那些秧苗是他和小组成员们多年来的心血,“没有了,一切努力全都白费”,那时的袁隆平或许真正感知到了什么叫做“心如死灰”。

然而事发后第四天,命运般的秧苗再次出现了。袁隆平在学校的一口废井中,找到了残存的五根秧苗——那便是日后诞生的杂交水稻的祖先。随着研究的深入,袁隆平更是离开了妻子父母,辗转祖国多地进行研究。他的辛苦付出,从他那黝黑的肤色和干瘦的身材就得以窥见。

袁隆平在工作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数千次的试验与失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梦初见曙光。年,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了一株野生稻,这一发现,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3年后,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籼型杂交水稻正式诞生了。这款新型水稻的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一年可以为世界多养活七千万人。

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特等发明奖”,诸多国家更是相继来到中国,学习先进的培育技术。它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缓解了世界粮食危机,袁隆平的名字从那时便开始响彻世界。那也是他决心和安江农田里那株“不一样”的水稻较劲的第十三年。袁隆平与同事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以一种WakeupCall(警世的呼唤)的精神,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人?他在书中预测:

到年,中国的粮食缺口会高达3.78亿吨,从而引发全球性的粮食短缺和粮价暴涨。因此他得出结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养活中国人。布朗的担忧不是没有缘由。要知道,我国虽拥有辽阔的地域,但真正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只有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有1.4亩。

因此实际上,中国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要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直被看作“狂人”的袁隆平却说:“中国人不仅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还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这是他研究了一辈子水稻带来的底气。

袁隆平在介绍水稻

年秋天,袁隆平育成的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普通水稻亩产只有多公斤,而杂交稻亩产一般都超过公斤。

这一研发成果,帮助中国每年增产的粮食,多养活了0万人口,也帮助到了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家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解决吃饭问题。很多外国记者、学者都在问:这个中国人,什么来头?而当时的袁隆平,身份是:一名普通的44岁乡村教师。袁隆平授课旧照

截至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4.亿。十四亿人的饭碗如今还能靠他稳稳托住,那么未来呢?这些年,中国正在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土地成为稀缺资源。如何能让更多的土地生产粮食,以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成为了袁隆平心中放心不下的新课题。

早在4年前,87岁的他便提前想好了解决方案,他率领科研团队,着手研发“海水稻”项目。

海水稻本质上是一种耐盐碱性水稻,能够在盐碱地上、沿海滩涂正常生长。要知道,超高含盐量的土壤条件,在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长出粮食,袁隆平却要让这个不可能变为可能。“搞海水稻、盐碱地、低调”。成为这个老人的口头禅。在水稻的抽穗期,他还不远千里,赶到青岛的试验田。即使行动不便,需要搀扶,也依然要到海稻田中,为的只是亲自检测这种新型水稻的特性。“我们的目标是在年,全国推广一亿亩(海水稻)”。

假如试验成功,海水稻每年的产量为亿公斤,亿公斤足以再养活八千万人口。中国大约有15亿亩盐碱地,这其中适合海水稻种植的有超过两亿亩,而在世界范围内,盐碱地的分布达到了多亿亩。

这就意味着,这项中国人发明的技术,将会为解决全球的饥饿问题,带来新的突破——在从前不可能产出粮食的土地上,袁隆平和他的后来者们依然正在创造奇迹。年,袁隆平出席湖南农业大学级新生开学典礼,大学校园成了大型追星现场。

他在典礼致辞中说到,“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梦想而奋斗。”这是他贯彻了一生的宗旨,“为梦想奋斗”。

世人皆知袁隆平的一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这一梦想仍在高歌猛进,产量逐年突破;另一个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年6月27日,湖南长沙,袁隆平在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献上了一段英文致辞视频,主旨只有一个: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杂交水稻。在他的心里,让中国人端好饭碗的同时,也要让世界人民共同摆脱饥饿。他堪称是世界的粮食英雄。

很多人都说,也就是这个时代不迷信,换个时代早就给他封神家里供起来了。但对于袁隆平来说,这不是什么丰功伟绩,这就是从田里一趟一趟跑出来的。

“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搞农业,就要扎扎实实,袁隆平从头至尾是淌着泥水过来的,因此对他的学生,袁老也是一样的要求。他要求他的学生一定要“肯下田”,“实验室和电脑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下田,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实干,实践出真知。

培育新品种是应用科学,书本上、电脑里种不出水稻!”袁隆平只有一个,但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中国行动,还得有后来者。“我祝愿你们把握机遇,用知识、汗水、灵感,为兴农强农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年,时年89岁的袁隆平为湖南农业大学学子送上的新年寄语。兴农强农的使命,他希望中国的年轻一代亦永远不忘。以至于年,生命弥留时期,他在有意识的时候,问了两件事。第一件是试验田里的稻子怎么样了,第二件是问自己是不是不行了,他说大家辛苦了,叮嘱所有医护人员好好吃饭。

去世当天,在医院门前,有人送去了几株水稻,他的雕塑前,被摆满了鲜花,上万名市民,在雨中为袁隆平送行。人们挤满了街道,高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车辆长鸣,雨声淅沥,自是别离天。

年5月22日,送别袁隆平院士的人们

没有多少高深的概念,没有多么炫目的理论,袁隆平一辈子都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这位老人为了实现稻米的高产,难以入眠。更难以想象有多少个寒往暑来,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奔走在田间地头,坚守在试验田里,几十年如一日,费力地思考着如何让所有人吃饱饭,这个世界级的难题,诉说着让所有人好好吃饭,这个纯粹而伟大的梦。

没有功利的牵绊,没有学者的傲气,袁隆平的一生,有的只是一颗为民解忧的心。常怀大爱于心,付大愿于行。他不是圣人,却做了如同圣人般让天下仓廪实的实事,作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都做出了扎扎实实的巨大贡献。年5月22日,无数人在朋友圈送别袁隆平,那是一份份真挚的感动,一个个鲜活的被袁隆平喂饱的人。我们相信,这个社会致敬什么样的人,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如今他带着种子去了远方,留下饱足在人间。

袁隆平,一位怀抱赤子之心的老者,永恒清澈的稻田守望者。炊烟弥漫,他便永生。只是,那悠扬的小提琴声不会再响起,稻田里也不再出现那守望者的身影。

袁先生,如果有来生,愿我们还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重逢。

袁隆平院士千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