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
2022/10/17 来源:不详白癜风好得了吗 http://m.39.net/pf/a_7720944.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悦任玉停通讯员刘如嫣段丽菲
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建设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天桥区各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不断上升,育人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让天桥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为该区建设“理想学校”的目标。
智慧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争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
在风景优美的五龙潭边,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学里书声琅琅,作为天桥区“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济南第十三中学不仅师资雄厚,还在智慧教学中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广。”在七年级的教学班中,语文老师正在向学生们教授老舍的课文,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电子大屏取代了传统的黑板,老师手持一台平板电脑,可以随时在上面的电子课文中标注重点,与此同时,这也会出现在每一位学生面前的平板电脑上。
“我们的课堂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教有效、高效,学生的学主动、实效,教与学方式有了质的提升。”济南第十三中学校长尚建波介绍,例如,课上教师向学生发布练习和检测,学生答题后,检测数据实时生成,教师收到学生集体的、个人的课堂数据,立即调整课堂节奏,对学生掌握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补救,对个性化的问题予以矫正。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数据,分层为学生布置作业,推送微课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资源的建设和推荐。
而在学校的VR教室里,这种高科技范儿的教学方式更为凸显,“在这里上生物课,戴上3D眼镜,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例如人体的细胞、食道的消化,更加生动形象,也能更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柴纳说。
创客空间则是学生们体验科技乐趣的另一大场所,会跳舞的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这些社团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起他们对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
近几年,天桥区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年,天桥区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模式研究及试点”项目试点区。年,天桥区又成功入选“教育部年度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
“这个荣誉在全国只评选了34个,天桥区是山东省唯一一个获表彰的区域,充分说明天桥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天桥区教体局局长、党组书记张萍表示。另外,济南汇文实验学校小学部同步获得年度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殊荣。
近年来,天桥区建成天桥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实现全区所有教育单位裸光纤直连,启动天桥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所有学校数字化校园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信息联通。全区数字化校园逐步升级为区校一体化的云智慧校园,与教育城域网、智慧教育云平台,一同构建起天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个平台,一个中心,局校互通、双网互联”体系,实现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天桥区为全区所有教师配备移动终端,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依托10所省级人工智能试点学校,建立联盟,先试先行,逐步实现天桥区中小学全面普及人工智能课程。目前,天桥区开通网络学习空间14.5万余个,实现了全区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空间%全覆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发挥‘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优势,开展‘一十百千’工程,即打造一所创新型智慧校园、建设十所人工智能试点校、积累百佳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开展千余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四级勋章进阶体系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水平,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形成区域教育信息化高地,努力争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张萍表示。
推动城乡一体化
从“共享教育”到“共生发展”
操场上,一群身穿统一制服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挥汗如雨地练习板球;陶艺室里,小学生专心致志地制作掐丝珐琅;多媒体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学习如何制作电子贺卡……这一场景出现在位于黄河以北的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小学。近年来,在天桥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城乡紧密型共同体的带动下,桑梓小学的办学条件、教学观念等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完善:班班都是多媒体;微机室、录播教室、塑胶操场、功能室齐全,学校广播系统全面升级;学校图书室4万多册图书,人均30册以上;可容纳两百多人的阶梯报告厅……俨然一副新兴学校模样。
“多元共生、和而不同、优质特色、高位均衡”,年,天桥教育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将黄河南北各15所小学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实现“城乡联动、共享资源、辐射带动、共同发展”,让农村学校在办学思想、教育管理、教育质量、教师成长等方面实现“规范、特色、优质”发展,以此推动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
桑梓小学与制锦市街小学结成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开启了“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统一管理,捆绑评价”的从“共享教育”到“共生发展”的探索之路。
“通过‘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桑梓小学在学校管理、教师与学生发展、资源整合、考核评价等方面做到城乡一体化,从而实现城乡学校“共享资源增值、共生发展增能”的双赢,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小学校长韩丽介绍,桑梓小学于年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同年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板球锦标赛亚军,并创建了“桑梓家訾”劳动教育德育品牌,成为当地的窗口学校、热点学校。
实际上,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黄河“天堑”等影响,天桥区形成了南北两岸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为了破解黄河北农村学校干部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传统、学校管理随意无序、优质师资严重匮乏、与市区学校教学质量的巨大差距等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分析论证,年,天桥区全面启动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
黄河南北各15所小学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形成“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统一管理,捆绑评价”的运行模式,即城区学校校长任总校长,全面负责“一校两区”各项工作,原农村学校校长任分校执行校长,在总校长领导下负责分校工作,“一校两区”所有教职工由总校进行统一调度,经费由总校统一管理,年度爱生学校综合考核由区教体局实施捆绑评价。
年,在总结上一轮共同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天桥区加大措施,再促共同体学校的进一步融合和再生,制定了《—年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意见》,确定了“纵向分层、横向联盟,纵横结合、多维并进”的发展新思路。另外,北岸佳禾、五彩石和新欣桑梓三个教育联盟充分发挥了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内驱力,彰显了联盟的主体作用,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年来,15所学校家长满意度均超过95%,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建设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张萍表示。
让每个孩子全面而个性地成长
品质办学增教育内涵
每天清晨,伴随着教学楼里传来的优美钢琴声,宝华小学的孩子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他们右行礼让,轻声慢步,见到同学和老师都会友好地微笑和问好。
这样美好的场景,在宝华小学的师生看来已习以为常。“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每个走进宝华小学的人,都会首先看到这句话。这所追求高品质办学的学校教学楼,每一层都单独开设了超过平米的活动室,翠微书馆、创客空间、乒乓球室……孩子们的理想在这里萌芽,思维在这里发散,人生得到不断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是宝华小学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自建校之初,宝华小学就将品质学校的价值追求融入学校“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教育核心价值理念。在师生家长多方参与下,确立了“探索适性教育创建品质学校”的总体目标,提出“顺应天性、立足共性、培养个性”适性教育“三性”特质,界定适性教育视野下的“学校品质”内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