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抗疫之断舍离

2022/7/2 来源:不详

前几年,有人就预言年前后地球上会发生瘟疫,指出由于人类对物质的贪婪和对资源的无辜浪费太离谱了,把地球搞得不成样子,老天都看不下去。当时有多少人会相信呢,即使相信大概也是将信将疑,这些年要求人们节制欲望好像太老套、太过时了,很多人只相信活好当下,不管明天如何,更不管未来什么模样。当瘟疫来临之时,无数生命像风中的树叶,瑟瑟发抖、无所依傍。即便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和完备的医疗机构,仍有很多人不得不停下前行的脚步,生命定格在瘟疫流行的某一刻。是时候回顾和反思,是时候摒弃奢望返补归真了。

?

居家抗疫期间,下楼做了三次核酸检测,两次到楼下小卖部买点急需的水果蔬菜,其余时间按照防疫要求静静呆在室内,读点书、做点家务,跟朋友家人通电话、视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有一点,在室内呆久了,见阳光少,身体不舒服,心情烦闷。我家老张突发奇想,要搬个椅到阳台坐坐,晒晒太阳,看看外边的动静和风景,我举双手赞成,帮忙一块收拾。

?

我家的房子已经住了十几年,阳台顶上的电灯插座已经风吹日晒老化到塑料开裂快要脱落了,窗外的防盗窗已经锈蚀严重,有几根金属管已经断了,悬在半空。当时大家都安装了防盗窗,我们如法炮制,其实真没用处,以后干脆拆掉。不到4平方米的阳台,有一个靠墙的鞋柜,装满了很久穿不着的鞋子,鞋柜一侧还有两排鞋盒子,有的装着鞋子,有的空着。还有六七个大大小小的花盆,占了不少地,想摆个小桌再加两把椅子,喝茶看书,并非易事。忽然想起一篇主持人张越回忆中国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文章,读后非常感慨。人活着并不需要太多东西,简简单单能生活就好。张洁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性作家,是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她是我国第一位获得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也是唯一两度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张洁写作的《沉重的翅膀》《无字》《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获意大利骑士勋章及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国文学奖。

?

进入晚年之后,张洁开始一次一次地处理掉自己的物品,她的朋友会接到这样的邀请:你过来看看,有没有你用得着的?喜欢就拿走,剩下的我处理了。她的衣服、首饰、日常用品、摆件、纪念品、书籍、画册、画儿……她还对各历史阶段的资料做了处理并分批销毁,包括信件、日记、照片及一些手稿之类。张洁说:“我一辈子不愿意麻烦别人,也希望死后不添麻烦,能安排的事儿自己预先安顿好。张洁的做法与她的经历和理念都有关系,世人再惋惜也没用,她还是那样做了。至于我们,生活压根不需要太多的东西,简单的衣食住行即可。有人倡导极简生活,我非常赞同。生活中,割舍一些东西,不是失去,是另一种得到,包括时间和空间。打开家里的橱柜,春夏秋冬的衣服、被褥挤得满满当当。十几年以前的西装、裙子、长裤,结婚时的毛呢大衣、各种款式的羽绒服,新添置的长外套、短大衣,半毛的、纯羊毛的、化纤的、羊剪绒的。不同尺寸花色的床单、被罩、毛巾、被毛毯,甚至还有结婚时添置到现在不曾动用的棉被。这些物品好几年都穿用不了一遍,但每年都需要费时费力地整理、晾晒、保管。有人建议,橱柜里三年内不曾用过的物品,就可以考虑扔掉,但我们总是下不了决心,以至于家里无用的东西越积越多。冰箱里,也是满的。刚买的鸡蛋和各种水果蔬菜。春节前买的猪肉、牛肉、鸡肉、鱼、虾,去年的虾皮、知了猴,前年自己晾晒的马齿苋、干豆角、萝卜干。就算一两个月不买新的,也吃不完,但是出门还是忍不住要买,以至于买了新的吃陈的,不利于健康,都是欲望惹的祸。

?

借着居家防疫的空闲时间,从阳台入手,逐步实施断舍离。我们对家中所有鞋子进行整理、贴标签、归类,冬天的、夏天的、春秋的、棉的、单的、皮的、运动的,清理出几双已经有破损的和好几双几年没穿但完好的鞋子,连同那些结实的鞋盒子一起扔进垃圾箱。那几个花盆最大的直径有七十公分,是一棵三角梅死后留下的。那个细高的瓷盆是过去养大花蕙兰留下的,花纹非常好看,还有一个六棱形紫红色瓦盆是父亲送给我的,当时长着一丛茂盛的吊兰,已经闲置了四五年。这些花盆分三次才全部运到到小区的垃圾箱旁,真心希望有喜欢的拿回家,省的费钱去买了。扔掉了很多东西,没有失落感,竟然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快乐,这是断舍离的初步实践,是极简生活的良好开端,我期待更多的舍弃和惊喜。

苏立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