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事的人,往往有这3种能力,你有几种

2022/7/14 来源:不详

人这一辈子,大都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活得更有意义。

成功的人看似一帆风顺,靠的却从来不是命运的馈赠,而是靠自身拥有的能力。

那些能成事的人,往往有这三种能力。

1

经得起挫折和磨难,懂得迎难而上。

人生在世,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生活中的重大挫折,比如失恋,或婚姻破裂,或事业失败,难免遭遇天灾人祸等苦难,苦难让人置身于巨大的痛苦和境遇中。

苦难不会因为你痛苦,你消沉,你悲伤而消失,那么就不如淡然一笑对之。

有一句话说:“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苦熬。”

每一个强者的背后,都有一泡眼泪,那里装着的是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是他最为难熬的时刻,也是他引以为荣的勋章。

林则徐,一生命运多舛,宦海沉浮;禁烟抗英,屡遭诬陷,几次被贬,花甲之年,流放边疆。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始终胸怀大义,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林则徐就可以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

他不是那种见祸事就逃避,看到好事就趋附的小人。

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贤臣。

他历经苦难,不改初衷,赤胆忠心写春秋。

苦难是修行的道场,它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坚韧。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

在人生的低谷里,他开荒囤田,兴修水利,戍边新疆,造福万民。

年12月,60岁的林则徐接到圣旨,皇上命他到南疆勘察荒地。

他已是花甲之年,身体每况愈下,“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

艰难的境遇,对一个人的身心是极大的磨砺和考验。

南疆勘地之路,道阻且长,凶险异常。

他住过茅屋毡房,听过半夜的狂风怒号,也亲历过骄阳似火的炙烤。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他把困难踩在脚下,化成前行的动力。

林则徐的足迹遍布南疆8个城,行程3万里,勘地60余万亩;解决了农牧矛盾,丰盈了国库,巩固了边防。

他是流放的罪臣,却干出了功臣的业绩。

皇上把林则徐流放到边疆的初心,是让他在艰难的环境中自生自灭,有去无回。

而林则徐则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了最高的人生境界,他干成了别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成绩。

人活一世,千难万难,唯有迎难而上,才能百炼成钢。

很多时候,成功毫无秘诀可言,不过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累,熬过别人熬不了的难。

曾国藩刚去长沙创建湘军时,曾要求当地军纪早已废弛的绿营兵,与湘军共同进行日常操练,引来不满。

在提督鲍起豹的鼓动下,他在自家公馆差点被绿营兵杀害。

当时无比委屈的曾国藩,本想写奏折向皇帝告状,但后来他在多番思虑后。

决定带着自己募来的湘军,前往相对僻静的衡阳去练兵,然后打几场胜仗证明自己。

在毫无任何带兵经验,甚至军饷严重空虚的情况下,曾国藩一切从头学起。

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后,在咸丰四年四月的湘潭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太平军,为清军赢得了第一次的胜利。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苦难无数,挫折无数,乃至经历绝望无数。

但他最终却靠着不懈的坚持,慢慢地去熬,熬过了所有的艰难和坎坷。

有一句话说:“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苏东坡一生饱经宦海沉浮,在狱中被逼供,差点被狱卒打死,但再大的苦难面前,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性情。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时,心中难免苦闷,除了政坛上的不顺,贫、病、惧这三座大山,更是压得他喘不过气。

但他也没被打倒,而是索性就在山石和荒草间耕种,并将此地命名东坡,开始自称东坡居士。

此外,他还在山坡上盖了一座小草棚,每年冬天就独自去画雪景,还给草棚起了个浪漫的名字“雪堂”。

那些难熬的日子,让苏东坡养成了一份波澜不惊的心态,也让他学会了豁达随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潇洒的一位文学家。

当你陷入困境时,哪怕只能艰难进一寸,也绝不轻易退一步。

有时熬着熬着,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也熬过了最难的那个坎。

2

懂得忍耐,做事持之以恒。

人贵有恒。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次苏格拉底在给弟子们上课时,布置了一道作业,每个人每天把手甩一百下。

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坚持做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回答说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有多少人每天坚持甩一百下手,结果只有一半的人回答做了。一年后,他再问这个问题,发现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那个人就是柏拉图,柏拉图后来成为鼎鼎大名的哲学家。可见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很多时候我们离成功的距离,不是天赋和能力,而是持之以恒的决心。在还没有看到希望之前,早早地放弃了。

一个人的成长如同一根竹子的生长,竹子前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三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长。如果没有那三厘米的坚持,就长不成一棵成材的毛竹。

有人说: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成功看似来自机遇,其实是源自机遇之前的坚持。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位大儒。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却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笨人”。

梁启超曾对曾国藩做出这样的评价: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挫。

称曾国藩年少时并非超凡绝伦的天才,甚至是同龄孩子中资质最愚钝的。

那么一个处处不如人的笨小孩,究竟是怎样成长为晚清名臣的呢?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总结自己取得成功的八字经验: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一个人只有在最痛苦,最绝望,最心灰意冷时坚持过来,才能赢来最后的胜利。

曾国藩的一生,极度坎坷。

虽然给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咸丰帝却一边利用他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一边有不愿给他太多军政实权。

在最艰难的时刻,许多人或许会选择放弃,但曾国藩却并未灰心丧气。

直到咸丰十年,将近五十岁的曾国藩才被授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四省军务,真正实至名归,迎来人生巅峰。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痛苦,正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却坚持的太少。

有人说:当你想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你需要付出%的精力;而当你想要同时做好两件事的时候,你不是要将这%的精力平分给这两件事,而是要在这两件事上都付出%的精力。

也就是说,你需要拿出%的精力,才能够同时做好两件事。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么,不妨退而求其次。目标可以少一点,但认准了,便坚持到底。

干任何事情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正如《菜根谭》中所写: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只有当你保有清醒的头脑,拿出坚持的毅力,不改死磕的决心,方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李时珍坚持医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经验,花了近30年,终于完成《本草纲目》。

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书圣”王羲之也不例外。

王羲之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用了无数瓶墨水,写烂无数支笔头,久而久之,池水尽墨,人称“墨池”,他也练出了“入木三分”的笔力。

有恒,才造就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欲速而不达,成功源于坚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千里马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一定是最有耐力的那个。

坚持了一辈子,晚年的曾国藩不无感慨:

人的一生就如同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3

懂得节制欲望,不贪小利。

《淮南子·道应训》中讲了一个“公孙休拒鱼”的故事。

公孙休特别喜欢吃鱼,在鲁国做宰相时,大家都争着给他买鱼给他送去,可是他从来不接受。

他的弟弟很奇怪,就问他:“你这么爱吃鱼,但是别人给你送鱼你又不要,这是为什么呢?”

他说:“就是因为爱吃,才不能接受。

若是每次都接受,就会对人家有亏欠的心理,低人一等,继而日后做些不法的事情,那么我的宰相之位也保不住了。

我爱吃鱼,自己又不是买不起,何必接受别人的献礼呢?”

公孙休懂得节制欲望,不贪小利,从而在相位上才坐得长久安稳。

能成事者,面对欲望的诱惑都是清醒的,懂得着眼全局、大局为上,不贪小利。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清末名臣。

左宗棠的水平很高,带兵治国都超过曾国藩。

但是左宗棠的成就却不如曾国藩。

这很大程度上和他早年太过贪小利有关系。

在曾国藩麾下,只要有功劳就能分到一杯羹。

很多将领跟着曾国藩青云直上,封妻荫子。

而左宗棠却有些贪心,手里的官职、赏赐不愿意分给别人,总是攥在自己手里。

久而久之,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年纪大了之后,左宗棠才慢慢醒悟过来,改掉了这个习惯。

不贪小利,才会讨到大便宜。

聪明人,都懂得舍小得大、舍近得远的道理。

公元年,牛顿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科学家。

当时的英国货币市场紊乱,在国际上也失掉了信誉。

新上任的英国财政大臣蒙特格,是牛顿的老同学。

他想借助牛顿的声誉提高货币的公信力,所以聘请牛顿担任英国皇家造币局副局长。

在这个位置上,他只要稍有邪念,就可以收获梦寐以求的财富。

但他没有这么做。

那时,在混乱的货币市场下,官员商人贿赂成风。

有一回,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派人送来了英镑,欲向牛顿行贿。

牛顿当场怒吼,要求对方立刻滚出他的办公室。

君子爱财,但取之应有道。

当周围的环境已经浑浊不堪时,依然坚持住内心的原则,不贪小利,专心于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舍弃微不足道的小利,才有机会得到大利。

只有不图小利的人,方能走得更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