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好记者讲好故事
2023/6/26 来源:不详白癫疯有效方法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他们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
他们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年年都精彩,今年更动人——庆祝建社90周年之际,听他们讲述的故事,更懂“国社”何以为“国社”。
“民生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
新华社国内部林红梅
林红梅(中)在河南采访耕地侵占问题。
我在新华社记者岗位上工作了已经30多年,近年来牵头负责新华社国内部“民生直通车”栏目。这是一个为百姓的“急难愁盼”事儿东奔西走的栏目。一次采访中,一位老百姓将大红房本摔在我面前的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初,我们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了解到一起房产证“失效”的线索。很快,我和团队记者来到河北井陉县福泽苑小区,在居民刘彦林家中,34户业主正在等着我们。
房子是百姓的命根子。刘彦林花几十万元的市场价买的这套房,房本莫名其妙失效五年。他把房本摔在桌上,诉说自己的遭遇。
为查找真相,我们和业主代表陆续走访县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中心负责人说,他们于年发现,业主的房子无法落宗到土地上,房本在电脑系统里自动失效。我再三追问,为什么无法落宗?他们支支吾吾。
我们要求采访住建部门和开发商,对方在电话里说“不在县里,赶不过来”。
“不来,我们就一直等下去!”我说。
天,逐渐黑了。3个小时后,县住建局副局长和开发商出现了。开发商承认,购地没有经过国家审批;住建局副局长承认,工作人员伙同开发商,弄虚作假出具证明,致使办理房本的部门被蒙蔽,发放了合法房本。
真相终于大白!如何解决问题?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补办征地手续,省里批准后,将土地与住房关联起来,房本即可有效。
1月23日,“民生直通车”栏目播发《房本办理难,难在何处》专题报道。井陉县政府随即回应,安排专人推进问题解决。
没想到,4月初,再起波折。省里特事特办,批下土地指标,县政府要求开发商补交万元土地款,开发商却说“没钱”,事情再陷僵局。我们二赴井陉,询求政府解决办法。县政府拿出新思路,历史遗留问题不让百姓买单,完成土地落宗,房本恢复了法律效力。
我们要回京发稿,刘大爷却反对。他大声说:“你们一走,不知道又拖到什么时候了。”
我理解刘大爷的“担心”,答应负责到底。
5月15日,我们三赴井陉。刘大爷拿到不动产权证,以前不笑的他,这次笑容满面。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
业主代表要到北京送锦旗,我再三拒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们还是来了,锦旗上写着“心系百姓办实事不忘初心解民忧”,还带来装裱在金色镜框里的感谢信。退休教师武宝珍坚持要念感谢信,边念边流泪,我的眼圈也红了。这封感谢信,我放在办公桌上,提醒着我“对党忠诚,勿忘人民”。
百姓的难点,就是我们的聚焦点。“三赴井陉”只是“民生直通车”中的一个小故事。时刻保持人民情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把“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
“追踪房本办理难”报道,直接推动北京、广西、山东等地多户业主取得房本;供暖报道推动解决了多户居民的供暖难题;追踪网上购物投诉、追踪问题儿童用品等报道,推动电商平台向消费者道歉、赔偿……网民跟帖说“看到了新华社记者的初心和为民情怀”。
百姓的锦旗、感谢信、热评,给我巨大鼓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服务,是“民生直通车”永远的职责。
同声合唱一首“国际的歌”
新华社国际部孙浩
孙浩(中)参加我国领导人出访报道时在菲律宾采访。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每每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我就会想起一位老人。她是我们新华社的老前辈,更是驻外记者心中的一面旗帜——瞿独伊。
老人今年岁,与党同龄。在我们多次采访她的过程中,她总是很淡然,对年轻时的辉煌不愿多谈。但不管声音再颤抖,体力再不支,她依然能清晰地唱出这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不仅是她父亲瞿秋白翻译的歌,更是她作为新华社记者心中的歌。
采访瞿老的稿子发出后,我在朋友圈记下自己的心声:“纯粹的信仰,永久的青年,真实可亲的人。”
72年前,瞿老在开国大典中,通过电台把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最先用俄语播报给世界。那一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传播了出去,成为世界史中精彩的定格。
一首国际的歌,穿越岁月,我们唯有秉志前行,不负前人荣光。
还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我是一个兵》。13年前,在香港油麻地一家养老院,我陪着美国人戴维·克尔,找到一位名叫李石的老人。那一年,他78岁,坐在轮椅上,说话有些含糊不清。直到他唱了一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听了翻译后,戴维一把抱住了老人。他知道,自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李石,就是他父亲的救命恩人。
抗战时期,戴维的父亲唐纳德·克尔中尉,参加了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日。一次,他驾驶飞机,突袭当时被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战机不幸被击中,他跳伞求生。眼看日本兵包抄过来,危急关头,他被一名14岁的游击队队员带着,冲出重围。后来,游击队与敌人周旋了20多天,终于把唐纳德送到了安全地带。
这个少年,就是李石。战后,唐纳德回到美国,反复提到“中国恩人”。他找了很多年,都没能成功,把这个遗愿留给儿子。我看着戴维把一枚袖章放进李石的手中。那是父亲的嘱托,更是历史的嘱托。
我是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战线上的一员。18年里,我走过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过各种肤色、各行各业的人。虽然我的工作条件与当年瞿老驻外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同样在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马尼拉,一群孩子对着我,用中文唱出“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在罗马,我读着一名中学生用中文写下的诗歌:“我看到花园中,不只有绿色,有一整个春天。”
在加德满都,当地工匠和中国专家一起修复在地震中受损的世界遗产,敲击声和风铃声,交织出美美与共的旋律。
回首这些往事,是为了更好地放眼未来。这些年,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演变,矛盾冲突不断,世纪疫情叠加,同声相和的声音,弥足珍贵,更振聋发聩。对于我们,在国际舆论战线上打拼的新闻人,为中国解读世界,也为世界解读中国,让更多人同心相向、同力而行,合唱一首世界和平发展之歌,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往。
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新华社对外部徐泽宇
徐泽宇在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提问。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期间,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一名武警战士正在天安门广场上执勤,几个外国记者围拢在他身边,掏出长枪短炮疯狂拍照。
从他们拍摄的角度,从新闻采访的直觉,我能猜出这些外国记者的用意,他们想用扭曲的构图使看到照片的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他们报道中国全国两会的方式吗?
这名武警战士严格执行任务,没有挪动半步,以自信、挺拔的姿势维护着他的尊严,而作为记者的我,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则陷入了深思。
我在外媒上见过很多这样充满恶意的照片。想到这里,我停下脚步,对着那些“围攻”武警战士的外媒记者按下了快门,同时把这一幕发布在我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上。我要让全世界的网友看一看,那些套在涉华报道上的“灰黑滤镜”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这张照片被国内外媒体大量转发,仅在我自己的账号上就被浏览了一百多万次。一名外国网友留言说,“他们明明有很多东西可以拍,却非要聚焦在武警身上,你几乎已经能猜到他们接下来要写什么样的文章了。”但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媒体的记者却对我表达了强烈不满。其中一名外媒记者跟我辩论了整整一下午,指责我在“恶意”误导舆论。
为什么他们戴着有色眼镜来歪曲报道就能以自诩的“新闻自由”来开脱,为什么我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拍照过程却被扣上了“误导舆论”的帽子?由此,我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国际新闻舆论场同样是一个战场,这个战场可能没有枪林弹雨、战火硝烟,但却有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我们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打碎“灰黑滤镜”。
在武汉前方报道的80个日夜里,我用英文Vlog视频记录下了连续几周不能回家的一线医生、凌晨四点出车备货的送菜小哥、千里之外赶来增援的医疗队员、深入疫区消毒作业的市政工人。这些普通而不平凡的人,很少出现在外媒报道里,但是他们成了我镜头中的主角,也成了很多海外观众眼中的英雄。
一位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的第四代华裔网友发帖留言说,他之前一直不理解自己跟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视频中援鄂医疗队表现出的勇气和互助精神,他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也是一名自豪的中国人。
我们要澄清事实,将武汉的保卫者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希望传递给整个世界。
近年来,我以中国记者的身份开设了海外社交媒体个人账号,目前拥有了将近万粉丝。我主动申请前往海外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