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霍伊的故事,聊聊中国空军的崛起,
2022/12/27 来源:不详青少年白癜风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119/6010213.html
90年代中期,美国曾做过评估。
说要“打残”中国空军,人家仅需两个战机联队。
这不是人家狂妄,我们那时候,和美国的空军力量确实没法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拉大到将近30年。
这空战可不是肉搏,战斗机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你说你这战机,都看不着人家在哪,这不擎等着当敌机的靶子吗?
现代战争,制空权是非常重要的决胜因素。
我们看,很多战争一爆发,双方先急于消灭的就是对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把制空和制海搞定了,就取得了战争的先机。所以,发展自己的先进战机,是当下之急。
八十年代末,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苏方就打算对华出售先进战机。年6月,我们决定向苏联采购苏-27型歼击机,整个采购工程代号为“工程”。12月,中苏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军售合同。中方首批购买26架苏-27,总价30亿元人民币。
然后,整个90年代,中国引进了数以百计的“苏霍伊”战机及其生产线。
除了发动机,其他苏联都卖给我们了。这些战机及生产线,花费了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花费最大的武器采购。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我们有了基础。有了这个原型,咱们要完成自己对苏-27的升级了。而这,由沈飞来完成,所以我们才把自己升级的飞机调侃叫“沈霍伊”。
苏-27是年引进的,但并不是年开始进行研究苏-27的国产化。
年12月,中方率团访俄。签署了第二批24架苏-27采购合同,并且坚持让俄罗斯转让技术。年,第二批共24架苏-27SK抵达中国。同年12月,双方正式签署引进苏-27生产线的协议。根据合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15年内要制造架苏-27,苏-27的机体要逐步过渡到中国自主制造。俄罗斯提供全部架飞机所需的发动机、雷达及电子设备、机载武器。
年,中国组装苏-27工作正式立项。
现在,沈飞要面对的任务,就是生产苏27。难度有二。
第一,从二代机到三代机跨代的难度。二是对生产苏霍伊战机的不熟悉。
国产化人家的飞机,也是向人家学习的过程,也是咱们自己摸索的过程。
既要搞懂人家为什么这么做,又要思考,如何再进一步的深化改进。我们从仿制开始,但绝不仅仅满足于“拿来主义”,而是在仿制的同时,也动脑子,做好吸收创新。慢慢的,我们真的“吃透”了SU27。
沈飞在“吃透”苏27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我们自己的飞控系统。
飞控系统就像手机里的安卓或者苹果。要么选择这个,要么选择那个。在当时,要么你就选择美国系统,要么就选择俄式飞控系统。而我们走出了第三条路,创造了中国飞控系统。
现在歼11,歼20等都用咱自家的飞控系统,世界仅此三家,“别无分店”。
更让人惊喜的是,我们后来居上,自己研制的飞控系统,非常优秀。
我国飞机在动力系统实现了后发先至,成功逆袭。
除了飞行系统,咱国家还能研发自己的战斗机发动机。
要知道,全世界目前只有六个国家可以研发自己的战机发动机。
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瑞典以及我国。
对于我国的航空工业而言,被誉为“工业皇冠”的航空发动机是长期短板。我们在学习SU27发动机之后,研制出自己的太行发动机,又称涡扇10发动机。咱们也实现了自己的飞机有一颗“中国心”。
现在,中国的空军力量跟以前比,那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现在真的自信了,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空军力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事实证明,九十年代对苏-27的引进,是非常成功的军售案例。我们当时家底没有那么厚,每一次的军售,都要讲究性价比。真的是“吃干抹净”进口的武器,用咱们自己的智慧,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然后与咱们自己的自主创新相结合,这是我们坚定不移走的路。
其实,仿制的目的为了学习。时刻保持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逆袭。这个启示,不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是真理。当年,我们怎么吃透SU27的?那真是把每个零件,都研究明白了。理解人家为啥那么设计,不仅吃透了工艺,更要吃透别人背后先进的设计思想。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从“沈霍伊”的故事看,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其实,咱们国家研制自己的新型飞机,不光需要智慧上的攻关。也需要勇气与牺牲。有空军试飞员,在试飞新型飞机时失事,壮烈牺牲。我们应该铭记这些英雄先烈,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了国家的空军力量崛起。
下面,我们聊聊中国空军崛起背后,关于“勇气”的故事。
试飞员,特别在一个“试”字。一个新型飞机正式使用,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性飞行。从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成功飞天,到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三代机歼-10腾飞,都需要试飞员的试飞。
国际航空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无比艰难。”当试飞员踏入一架没人驾驶过的新型飞机时,无疑是豁上了自己的性命。
在抗美援朝时期,咱们国家空军刚组建不久,我们的试飞员,就靠他们的智慧与胆识,用不怕牺牲的拼命精神,在短短9个月将架修理修复的飞机送上蓝天,有力支援了前线。
从二代战机到三代战机是一个大跨越,这意味着,试飞员要承担更大的试飞风险。
雷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三代机歼-10首席试飞员。
按照国际惯例,一家新型的战机,新技术采用率不会超过30%。新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歼-10战机新技术采用率高达60%以上,这在世界航空史上前所未有。这也意味着,试飞的危险性难度空前。
“放心,就是摔,我也会把飞机摔在跑道上!”登机前,首席试飞员雷强郑重承诺。这让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潸然泪下。18分钟后,战机平安落地,那一刻,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一种新型战机的飞天之路,其实就是试飞员必须要杀出的一条试飞“血路”。
航空界认为,航空发动机不仅是设计出来的,还是试验出来的。刚才我们提到的“太行”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就曾遇到过各种技术问题和故障多项。这期间,要解决无数的困难,耗费几代人的心血,这才有了中国第三代主战飞机一颗强劲的“中国心”!
翻开空军试飞部队60多年的荣誉史册:
成功试飞多型2万余架国产新机。据不完全统计,空中各种历险余次,试飞员们果断处置。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有4人被授予“一级英模”勋章;有29名试飞员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挚爱的蓝天。
所以,翻看中国空军的崛起,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
不论是“沈霍伊”仿制苏-27,我们把人家每个零件都研究明白,然后推敲背后的设计原理,还是每次新机型的试飞,一代代试飞员用生命来捍卫国家的空军力量,这当中展现的智慧与勇气,让我们热泪盈眶。
当你感到“岁月静好”时,要记得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一个国家,没有足够威慑别人的国防力量,就谈不到和平发展,经济崛起。这几十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崛起的奇迹,但这背后,是国防力量的支撑。没有国家的国防力量,很多势力是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的。而他们之所以没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代为国奉献的前辈与先烈,让中国的国防力量稳步提升。最后,让我们向他们报以最诚挚的敬意!